醫療常識★獨/年輕整型老了會變醜?羅霈穎整型外科醫師揭「整型迷思」

文/郭懿慧(專訪);圖:李久恆醫師提供

曾擔任過世女藝人羅霈穎的整型外科醫師,也協助過許多藝人做過治療的整型外科醫師李久恆,接受LIFE 生活網專訪,揭露整型醫學迷思,以及台灣藝人對於整型的態度與想法,以及就診私底下真面目。李醫師說:現在男性欲整型的比例變高了,尤其是關於私密手術這一塊。他笑著說,居然也有70歲的男性也來就診,希望年紀大了,外傭照顧「躺在床上還是很雄偉!」

獨/年輕整型老了會變醜?羅霈穎整型外科醫師揭「整型迷思」

李久恆醫師說,來他這邊就診的資深藝人,通常都比較重視「亞健康」,想讓身體更健康,包括細胞療法、心臟以及膝蓋問題、男女功能、私密功能、賀爾蒙治療等,都算在其範圍之內,算是對於身體的功能保健。

蔡頭、楊帆,以及羅霈穎等藝人都是李醫師的客戶。台灣藝人或客人,對於整型的態度比較傾向:追求自然,回到自己年輕的樣貌,變得好看為主,與韓國藝人那種面貌改變很大,例如輪廓改變,鼻子變高、削骨變成尖臉等等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獨/年輕整型老了會變醜?羅霈穎整型外科醫師揭「整型迷思」

既然有許多藝人來就診,是否看過他們私下就診不為人知的一面?李久恆醫師透露,像羅霈穎定期來就醫,會帶著自己喜歡吃,或者好吃的東西,像是蚵仔麵線、海南雞等等,花一個下午,該做的部位做一些處理,使用舒眠麻醉,好好讓自己睡一覺,第二天上妝又可以出去。藝人曾向他提到:「整型對藝人來說是一種禮貌,把自己弄好亦是一種敬業的態度。」覺得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那麼,年輕做過整型,老了會變得很醜,或者像妖怪嗎?李久恆醫師說,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也許不做整型會變得更醜。他表示,應該說有點不自然,跟實際年齡看起來不一樣有關。像是整型做得太多、太緊、太高、不自然,看起來很假,就會變得有點醜。基本上應該設定在追求自然,回到年輕時候自己的樣貌,覺得有加分,變漂亮即可,不用做的太過份。

獨/年輕整型老了會變醜?羅霈穎整型外科醫師揭「整型迷思」

長期的保養對於每一個人是很重要的。他說,偶爾一次大的整型,或者長期小的微整型,並且持續保養,會讓人變得年輕。自己不時會拿出客人10年前後的照片比一比,其實真的有變年輕。因此,下功夫做過微整型,或者有進行保養的客人,老化程度真的少很多。

至於各年齡層選擇的整型項目?李久恆醫師說,年輕的客人比較重視:雙眼皮、鼻子、豐頰、脂肪與玻尿酸注射,豐滿的治療等;30-40歲注重:豐胸、抽脂;40 -50歲比較重視身體的老化部份:像是內視鏡額頭拉皮、眼袋等等;至於50幾歲左右,會傾向臉部拉皮,包括傳統拉皮或埋線拉皮,以及玫瑰線、腹部整型等。同時間,注射項目會變很多,因為組織會萎縮,用膠原蛋白加上埋線處理。

獨/年輕整型老了會變醜?羅霈穎整型外科醫師揭「整型迷思」

李醫師也補充,男生對於整型的態度,越來越接受了,自己的男性客人就有2-3成比例,70%的客戶重視私密手術,像是功能、大小改變,都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治療,另外像是眼袋與鼻子手術,也是男性客人是比較常做的。

目前男性私密手術這一塊,已經可以從四合一做到六合一了。70%是為了自信心提升,30%才是為了男女性生活的愉悅,客人從20歲到70歲都有。李醫師說,也有坐著輪椅前來想做男性功能的客人,還有人說:希望獲得自信心提升,老了給外傭照顧,躺在床上還是很雄偉。來就診的男性客人,許多事都很有趣。

 

《多情城市》賴慧如曝與前夫離婚主因 坦言:4歲女兒還不知情

賴雅妍被稱「佛系」曝理想伴侶兩條件 再談凍齡與維持體態秘訣?

獨/沒有變胖反而瘦了!莫允雯分享「一日居家防疫日常計畫」,自剖私下生活與戀愛觀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2歲的陳小妹妹在出生不久即透過腹膜透析洗腎,移植手術成為順利成長的唯一希望,然而10公斤以下幼童的移植手術困難度高,加上術前交叉試驗陽性,意即會攻擊移植腎臟抗體,台大醫院團隊克服萬難,將陳小妹媽媽的腎臟成功移植到陳小妹身上,成為院內首起10公斤以下、抗體排斥的腎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熱愛運動及健身的42歲男子,近一年來感覺與伴侶親密行為時,特別使不上力,腰部容易酸疼,幾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腎虧」了?但礙於面子問題,拖到最近才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原來左邊輸尿管已經被2公分大小的結石塞住,腎臟呈現中度水腫。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出血不止是牙科門診最常見的急症,但有些狀況輕忽不得。一名74歲婦人,今年5月因為右下牙齦腫大,在診所接受切除牙齦手術,結果手術中不明原因血噴流而出,緊急轉往醫院急診,初步評估是小動脈破裂導致大量出血,診療一周後傷口癒合良好,醫師建議要牙周治療追蹤,但婦人卻疫情爆發不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拖累癌症篩檢!國健署今(26)日公布最新數字顯示,經資料分析,截至今年7月底為止,國內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人數雖超過240萬人次,但相較去年同期篩檢數量卻減少約1成。背後原因無非疫情影響及醫院醫療量能降載,加上民眾前往醫療院所就醫意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