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現代人散光加高度近視增 與用眼習慣改變有關

  1名女高中生,原有300度的高度散光,因近來近視加深到眼科求診,希望透過角膜塑型鏡片減緩近視度數加深,在醫師的評估建議下,該女高中生改採散光型的角膜塑型鏡片1周後,成功矯正到1.0的視力。

  眼科醫師陳逸川解釋,散光患者在發育過程中會偏向弱視,臨床上也發現,高度近視或高度散光的人即使戴一般眼鏡,由於鏡片越厚,光線透過眼鏡進入眼睛因為折射角度的關係,會讓眼睛接收到的訊息精確度打折扣,進而產生「球面像差」也稱為光學像差。正因角膜塑型鏡片是直接作用在角膜弧度進行改變,所以越貼近眼球矯正的效果才會越好。

  角膜塑型鏡片是1種在夜間睡眠時配戴的硬式隱形眼鏡,利用鏡片的弧度在睡眠中調整角膜曲率,避免眼軸持續變長、度數增深,臨睡前戴上、起床後摘下。不過,在配戴角膜塑型片矯正視力前,仍須經過眼科專業醫師的檢查與評估,如本身有先天性眼睛疾病的患者,則不宜採用。

  陳逸川補充說明,散光和近視的差異可以從眼球的形狀來分析:正常視力的眼球就像棒球一樣,是正圓的球體,近視會隨眼軸增長;如果散光比較重的人,眼球的形狀就會像橄欖球,眼球的縱軸跟橫軸的彎曲度不一樣。過去塑形鏡片內面像是圓球狀,套上去一定有密合問題,固定效果就不好,角膜塑型成效會打折扣,這類狀況往往發生在散光度數在200至250度以上的患者。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對於散光比較重的人,進行角膜塑型治療成效有限的主要原因。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已有針對高散光改良的角膜塑型鏡片問世,鏡面內面做成橄欖球型,對於高度散光的定位有顯著的貼合效果,散光200至400度的人透過散光型角膜塑型鏡片治療亦能收到良好的改善效果。配戴跟清洗方式與一般的塑型鏡片都相同,陳逸川指出,即使散光超過400度,配戴散光型角膜塑型鏡片之後,散光度數可能只剩下50度,對於日常生活也會有極大的助益。

  陳逸川強調,近幾年觀察到患有散光的人越來越多,有可能是因為用眼習慣的改變,特別是大家對於3C產品的依賴越來越高,導致高度散光加上高度近視的人越來越多。所幸科技進步和變革,讓極為輕薄的角膜塑型鏡片,可以透過精細加工達到更困難、精細的弧度削切,嘉惠重度散光的患者也能進行角膜塑型治療。

  陳逸川提醒,角膜塑型片屬於1種夜戴式的硬式隱型眼鏡,雖擁有軟式隱形鏡片5至7倍的高透氧度,但若清洗工作未做確實,仍有感染之虞。學齡兒童或青少年經過眼科醫師評估適合配戴角膜塑型片後,在初期仍應由家長協助,以確保鏡片徹底的清潔保養,且至少3個月須定期回診檢查視力和角膜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問題,才能防患於未然。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暑假到了,赴溪流、海邊等水域戲水消暑,一向是國人親子或學生揪團出遊的首選,但國健署今(21)日分析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提醒民眾事故傷害仍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6名,每10萬人口有28.1人因事故傷害死亡,其中因「意外淹死或淹沒」死亡...

閱讀詳情 »

▲史瓦帝尼王國代表接受萬芳醫院所提供的物資。(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當下,國內各大醫院持續把「Taiwan Can Help」精神帶向國際,萬芳醫院今(21)日就宣布,捐贈防疫物資及醫療耗材給友邦史瓦帝尼王國,當地迄今已有逾千人確診;同時,長庚醫院也...

閱讀詳情 »

迎接新生兒來臨,媽媽即將面臨一項新的挑戰,哺乳。哺乳媽媽總是身負多重壓力,擔心母奶不夠吃、擔心吃錯食物,甚至要擔心喝茶、喝咖啡是不是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這些的確是母乳媽媽的困境,但也提醒母乳媽媽應正確認識哺乳忌宜,盡力而為即可,無需給自己過多壓力。  問題一:哺乳期間可以喝茶、...

閱讀詳情 »

▲(照/肝基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全面給付C肝口服新藥之後,政府根除C肝的目標,最大挑戰變成如何把罹病卻不自知的潛藏患者都找出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年就鎖定C肝最高7級風險的「苗栗縣苑裡鎮內區」共十個里,全面執行C肝篩檢活動,結果該區50歲以上民眾每4人就有1人有C肝,還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