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現代人比較容易變胖?  讓醫師告訴你如何抗衡

現代人比較容易變胖? 讓醫師告訴你如何抗衡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石器時代,人類每日的終極目標便是活下去!不是狩獵就是等著被狩獵,在每天消耗如此多的熱量之下,享用天然的食物來獲取能量,還得保存能量在身體之中以備不時之需。然而,人類處於大量勞動力的世代之久,人體跟不上科技變化的速度,保留了儲存能量的機制,勞動卻大幅下降,進而導致肥胖。

加上,精緻食物越來越普遍及多元,許多高油、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充斥著生活周遭,而取得加工食品往往比健康、原型食物要來的容易,且成本較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攝取每日所需的卡路里,甚至高於需求量,以至於出現營養過剩的情形,也就容易有肥胖的問題產生。

肥胖成因複雜 主要可分成三大型

現代人除了要面對容易致胖的環境外,醫美診所魏斯邁醫師表示,造成肥胖問題其實不單只是因為「吃很多」所引起,肥胖基因、身體活動不足、生理因素、心理健康、藥物副作用、營養攝取知識錯誤等,都是引起肥胖的因子,目前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

魏斯邁醫師說明,肥胖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類,首先是原發性肥胖,主要是過度攝取熱量或是運動不足造成能量不平衡(熱量攝取大於消耗),作息不正常、家族遺傳也包含在內。第二是續發性肥胖,是指與疾病有關的肥胖,例如甲狀腺低下造成黏液性水腫、腦下垂體肥胖,或是內分泌疾病造成代謝異常。第三則是藥物副作用所造成的肥胖。

健康減重,減重健康

對於有減重需求者,魏斯邁醫師指出,第一步為制定合適且正確的減重計畫,了解自身的生活模式,從飲食及運動方面,逐步地改變生活習慣。並且訂立合理的目標體重,一般以每週減少0.5-1公斤的速度為原則,也就是每天減少至少500大卡的熱量攝取,絕對不能貪快,因為身體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若是初次減重或是瘦身屢屢失敗的民眾,建議尋求相關的醫療團隊,不但能協助判斷肥胖的原因及減重障礙、突破自己看不見的盲點,能夠適時提供方法和工具,調整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身體代謝、減少攝取量,讓減重之路不再辛苦,順利邁向健康。

【延伸閱讀】

快速PCR流感篩檢畫出親子保護圈 交叉感染不入家門

冬日醫療保健大公開! 醫師分享簡易用藥撇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泰國4月瘋潑水節,吸引大批旅客湧入,然而疾管署指出,近期泰國麻疹、登革熱等疫情升溫,民眾應小心防範。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提醒,應多洗手,避免生飲、生食,預防A型肝炎;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醫師楊佳容則呼籲,民眾應擦防曬、防蚊用品,並於出國前2-4周諮詢旅遊門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醃漬酸菜是家常料理的重要配角,無論是搭配湯品、肉品、豬肚、麵輪,或者吃牛肉麵,都會加入酸菜以增添風味。若是想吃得美味又健康,從挑選商品到開始料理,都有小撇步可參考,讓食品藥物管理署告訴您。業者使用食品添加物應符合限量 並詳實紀錄酸菜製作過程大致可分為4步驟,原料選別、水洗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 名主持人陳文茜女士罹患肺腺癌腫瘤,日前動手術割除肺腺癌腫瘤後,順利出院,也讓民眾們再次震驚,不抽菸的女性也會罹患肺癌。安南醫院胸腔外科鄭喬駿醫師表示,肺癌的致死率長年居冠,因為疾病初期通常沒有症狀,等有症狀就醫的時候,又多已是疾病晚期,所以「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就成為...

閱讀詳情 »

記者|袁筱雯 圖|網路拍攝 地區:台灣台北 古語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隱形殺手」的角色。現代生活和飲食習慣,日積月累奪走我們的健康。濕氣重典型的表現就是渾身無力、身體困重,同時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無力、長痤瘡、濕疹、水腫等症狀。 濕氣和節氣有關,中醫講究一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