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康的殺手-濕氣

記者|袁筱雯 圖|網路拍攝 地區:台灣台北健康的殺手-濕氣

古語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隱形殺手」的角色。現代生活和飲食習慣,日積月累奪走我們的健康。濕氣重典型的表現就是渾身無力、身體困重,同時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無力、長痤瘡、濕疹、水腫等症狀。

健康的殺手-濕氣

濕氣和節氣有關,中醫講究一年分「五季」:春、夏、長夏、秋、冬。「長夏」是指夏天的最後一個月,夏秋交替的時節,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季節。五臟六腑新陳代謝都需要靠陽氣推動,這時如果體內濕氣再加上夏天的潮濕悶熱,就會出現頭重腳輕、疲倦無力等的情形。

在夏天常常聽到有人說天氣太熱沒胃口,很多人以為是天氣炎熱的緣故,其實胃口不好跟脾胃有關係。胃是消化食物脾運化營養,如果它們的功能出了問題,胃口自然就會變差,什麼都吃不下,於是貪涼喝冰鎮飲料,生冷食物,這樣更會刺激脾胃,使脾胃受寒,加重消化不良、胃口差的狀況。脾胃互為表裡,濕氣會增加脾的負擔影響脾胃功能正常運作,不妨吃溫熱的食物及溫熱的水,保護好脾胃增加食慾。

健康的殺手-濕氣

依照濕氣對身體影響的程度分為:

在表皮的症狀: 皮膚搔癢、蕁麻疹、頭臉油膩、長痘痘。

在肌肉症狀: 酸、困、累、乏,如肩周炎、酸困、腰痠、無力感。

在骨骼症狀: 筋骨痠痛、頸椎勞損、肩膀痛、風濕關節炎,

在臟腑症狀: 脾胃虛弱、便秘、腹瀉、肺虛多痰、婦科白帶、經痛等婦科炎症。

該如何判斷自己濕氣重?如頭髮易出油,一天要洗個一、兩次才能清爽,或是油光滿面、容易冒痘。另外若是上完廁所完畢,檢查糞便是否黏馬桶沖不掉,就是體內濕氣重的表現,或是身體某些部位如耳朵、鼠蹊等處分泌物多造成搔癢,還有睡覺流口水、小腹大、下肢腫等,身體覺得有千斤重,或頭像是戴了安全帽悶住的感覺,下半身水腫、提不起勁,腳舉不太起來的沉重感。或怎麼睡覺都睡不飽等等這些現象。

健康的殺手-濕氣

「排濕」的方法如下:

1.改正壞習慣:脾怕甜,胃怕涼。特別是含糖飲料及甜點,容易產生濕氣。不熬夜、不喝酒、不吃油膩辛辣、生冷食物等,都會招致濕邪,因此一定要杜絕這些習慣。

2.運動是祛濕良方:感覺全身沉重、渾身乏力的情況,就是體內有濕氣。無論是散步、慢跑、瑜珈、拉筋、跳舞等的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來排除體內濕氣。

3.善用食物祛濕氣:除了薏仁,冬瓜、紅豆、扁豆、西瓜、鯽魚、鯉魚等食物都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平時宜適量多吃。紅豆薏仁粥、冬瓜薏仁湯的祛濕效果很好,濕氣重的人可每週食用3~4次。

4. 捏脊:從尾椎長強脊椎骨捏到脖子大椎穴。捏的時候,沿著脊椎骨兩側由下往上捏。可健益脾胃、疏通經絡,滋陰補血、平抑心火的作用。

同時提醒大家,若身體不舒服,一定要就醫檢查,找到病因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對症下藥。建議先讓醫生評估之後再進行調理,而食療適合做為輔助。

健康的殺手-濕氣

延伸閱讀:生活360專區

相關推薦

健康檢查出現膽固醇過高的紅字,會令人擔心容易得到心臟病,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甚至一死亡;如果你擔心膽固醇過高,便馬上急著吃降膽固醇藥物,不妨先停下來,跟著國際膽固醇權威專家一起了解造成膽固醇可能上升的隱藏原因,以下列舉出包括甲狀腺機能低下在內的5大原因,以及引發心臟病該緊張的檢驗報告是什麼。所以,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癌症治療發展日新月異,根據阿根廷國家原子能研究院輻射病理學研究團隊所發表的研究顯示,以BNCT合併使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治療癌症,可增加整體腫瘤反應率達94%,比對照組增加約27%,且腫瘤體積縮小比例顯著提升68%。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併用BNCT 整體反應率增加40%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失智人口也跟著扶搖直上,其不僅會使記憶力衰退,更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如語言、判斷力,甚至造成個性轉變,使照顧者身心俱疲。而一提到失智,不僅只有西醫能治療,中醫對付失智症也有一套,針對失智症病患所出現的不同症狀,利用頭皮針在不同穴區對症下針,直接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臭豆腐又臭又香,是熱門的台灣小吃。酥脆的外皮,一口咬下後緊接著綿密多汁的口感,搭配酸酸甜甜的泡菜,真是絕妙組合。但這道美食營養嗎?營養師提醒,臭豆腐透過蒸、煮、炸等不同調理方式,營養不盡相同,且泡菜醃漬鹽份較高,慢性疾病的病人應淺嚐即可。臭豆腐發酵過程中 產生維生素B1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