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現代人用眼過度飽受飛蚊症擾 排除病理性因素中醫有解

現代人用眼過度飽受飛蚊症擾 排除病理性因素中醫有解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眼前老是出現打不到、揮不去的小黑蚊嗎?當心可能「飛蚊症」上身!近年隨著科技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國人平均用眼時間也較以往來得更長,不僅飛蚊症的患病人數增加,患病年紀更有年輕化的趨勢。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在一般的認知中,飛蚊症多半是因用眼過度、自然老化所形成,但在中醫的觀點裡,飛蚊症屬虛症,主要由肝腎虧損、氣血虧虛所導致。


鄭愛蓮說明,飛蚊症在古籍中又稱「雲霧移睛」、「蠅翅黑花」,貼切地形容了患者的視覺感受。其形狀可能是點狀、細絲、蚊蟲形,甚至是雲霧等,數量可多可少,這些影像會在轉動眼珠時跟著移動。過去在診所曾診治過1名從事業電子業,年約60歲的男子,他的飛蚊症病史已近30年,從未積極治療,直到半年前因症狀加劇,可見的飛蚊數量增多,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才求助中醫調理。


該患者因工作用眼過度、長期疲勞與晚睡,導致肝腎虧損,進而形成飛蚊症,且病史達30年之久。鄭愛蓮指出,中醫治療飛蚊症主以內服用藥,補益肝腎、補氣行血,搭配針灸。其中,以艾粒在遠端周圍穴位施灸,通行十二經絡,就可改善症狀,臨床上也行之有年。療程一般約3個月至半年,視嚴重程度而定。


除中藥調理與針灸治療以外,鄭愛蓮也建議,飛蚊症患者平日可以多做眼球運動。將雙眼閉起,依序從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讓眼球各活動5次,接著持續閉眼轉動眼球,順時鐘與逆時鐘各5次。還可以按摩眼球周圍的穴位,如眉尾、眉中、眉頭各按5下,再從眼尾到眼頭也各按5下,結束後搓搓雙手,確保手部溫熱後覆蓋於雙眼,讓眼睛充分休息。平日也要少碰辛辣的食物,並維持正常作息,切莫熬夜,才能減低復發的機率。


最後,鄭愛蓮提醒,飛蚊症若非病理性的成因,如是網膜剝離、玻璃體出血等,一般都可以透過適當的治療獲得改善,患者切莫放棄就醫。若短時間內發現飛蚊數量驟增、頻繁的閃光、視力驟降等症狀,就要懷疑為網膜剝離的前兆,需立即就醫,以免發生憾事。


更多NOW健康報導
▸氣溫驟降耳中風發病高峰 新頭針刺激穴位點可找回聽力
▸網傳連環屁恐大腸癌前兆?! 其實背後真相跟這些有關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3歲張先生,日前包皮發紅、排尿疼痛長達20天,就醫檢查其陰莖發紅,末端疑似有腫塊被包皮披著。醫師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確診罹患陰莖鱗狀上皮癌,病患接受手術治療,目前恢復情形良好。收治個案的開業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指出,患者陰莖外觀沒有流血、流膿,由於有包莖,包皮無法翻開檢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懷孕是一個奇妙的過程,胎兒必須依附母親,藉由臍帶,寶寶才能攝取到養分來發育成長。因此母體必需有一些身體的變化來適應胎兒的存在及成長,這些變化有可能帶來一些妊娠不適。而由於許多媽媽的一些觀念及認知有誤,甚至網路上的一些資料也不盡正確,產生了「妊娠迷思」。為什麼懷孕初期有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肝癌有望預防!國家衛生院研究發現,B肝帶原者出現Pre-S基因變異,罹患肝癌的機率增加58%,透過抽血即能篩檢,目前已將技術移轉給國內生技業者,最快7月就能進行篩檢,3年內可望開發新藥,有效預防肝癌。據統計,國內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約275萬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肝病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52歲的運將蔡先生,因工作關係需長期久坐,但又怕塞車不敢喝水,因此同時患有便秘及痔瘡,每次上廁所都要花半小時才能解便乾淨。上個月回到家後如廁,一出力就使痔瘡破裂,肛門狂噴鮮血,最後昏倒才被家人送醫,經輸血後返家休養。中醫師李深浦表示,氣溫高、天氣熱就是痔瘡發作的高峰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