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吃蔬菜可達到保健作用

大家都知道,保健是大家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如何才是最好的保健方法也是大家再找的答案,那麼蔬菜中的營養可以保健嗎?生吃蔬菜的高營養對於保健的作用強嗎?一起了解下吧。

生吃蔬菜營養保健作用

專家建議可用下列方法生食蔬菜,堅持每天飲用自製的新鮮蔬菜汁。將新鮮蔬菜涼拌,可酌情加醋,少放鹽。

按中國人的習慣是將大多數蔬菜烹製後食用,而在西方飲食中,大多蔬菜都是生食的。從營養和保健的角度出發,蔬菜以生食為好。

蔬菜生食的益處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蔬菜中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蔬菜中的維生素、胡蘿蔔素以及揮髮油,都可激發抵抗力,提高免疫細胞的吞噬功能。

生食蔬菜能抗癌。許多蔬菜中都含有一種干擾素誘髮劑,它可刺激人體正常細胞產生干擾素,進而產生一種抗病毒蛋白,而這種功能只有在生食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抗病毒蛋白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又能有效調節機體免疫力,激活巨噬細胞,從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例如,蘿蔔就含有乾擾素誘髮劑。具體生食方法是每天吃15克,要細嚼慢嚥,每天1次,長期堅持。為牙齒咀嚼提供良好機會。

生食蔬菜有助於口腔及牙齒的保健。充分咀嚼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幫助食物消化,同時還能增強口腔的自潔作用,這對老年人口腔保健十分重要。

對多種疾病有治療或輔助治療作用。大量實踐證明“生食療法”對失眠、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高血壓、眼底出血等症有益。每日清晨空腹吃新鮮番茄1個-2個,對心腦疾病患者有輔助療效;咽喉腫者,可嚼食青橄欖或青蘿蔔等。

專家建議可用下列方法生食蔬菜,堅持每天飲用自製的新鮮蔬菜汁。將新鮮蔬菜涼拌,可酌情加醋,少放鹽。胡蘿蔔、包心菜、甜菜、花菜等,可通過絞碎、發酵產生活性酶後再食用。蔬菜熟食的好處在於有利於胡蘿蔔素的吸收。

深綠色和黃色蔬菜富含胡蘿蔔,以熟食為好。對於許多富含胡蘿蔔素的蔬菜來說,油炒或在肉湯中煮食,會顯著地提高胡蘿蔔素的吸收利用率。熟食能大大減少蔬菜體積,使人在一餐中很容易攝入300克左右的蔬菜。如果生食,會因蔬菜體積太大,口味差,一日攝入的蔬菜量很難達到標準,從而限制了營養素的供給。應當看到,蔬菜熟食維生素C雖易被破壞,但蔬菜還有比較穩定的其它營養素(如鈣、鐵等)和大量膳食纖維,這些不會因加熱而損失。胡蘿蔔素、維生素B2等在一般烹調中損失率也較低,這些重要的營養素烹調後,仍然能對人體健康發揮作用。

蔬菜在種植過程中,由於水土、環境的污染,不同程度地受到農藥、化肥的侵害,有毒物的污染在所難免。而蔬菜經過加熱烹調後食用,在衛生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這對身體健康有利。

鮮菜中所含的維生素C、葉酸以及具有抗病毒、抗癌效應的生物活性物質,在加熱中易被破壞,在熟食中,為了保護營養素,消滅致病​​菌,應按“高溫短時”的原則進行。起鍋前再加鹽,減少菜汁的流失,熟食中加入少量醋或番茄塊,都可提高維生素C的保存率。

不論生食、熟食,都要注意衛生,盡快食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特別是老年人喜歡趕在農貿市場落市之前,買大堆便宜菜,存在家裡吃上三五天,致使原來新鮮的蔬菜日趨枯萎,直到發黃。他們也知道這類菜不宜多食,但又捨不得扔掉。殊不知,經常食用這類菜不但營養差,還會危及健康。這是因為蔬菜當中含有一種硝酸鹽物質,其本身雖無毒,但經一段時間儲存後,硝酸鹽極易被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人體內某些蛋白物質結合後,易導致人體正常細胞癌變,從而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因此,建議買菜時不要一買一大堆,以準備一二天的量為宜。這樣既可防止在儲存過程中產生致癌物質,也可最大限度地防止營養流失。

保健需要長期堅持,努力做好保健工作,確保營養的攝入,多了解保健常識,對保健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希望以上的介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打嗝、脹氣、放屁太過頻繁,是身體的警報器,可能得了「生氣病」,也就是腸胃健康出了狀況。人體內腸胃道的氣,十之八九都是吃進去的,吃進去的包括「吃飯配話」,即邊吃飯邊講話吞下去的空氣,以及所吃的食物進入消化道後,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然而,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但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任職於科技業的林先生和航空業的林太太於26歲結婚,前幾年因工作緣故及想過單純的夫妻生活,不急於生小孩。在30歲那年兩人開始備孕,經過一年多努力一直無法受孕成功,經西醫檢查太太無異常,而先生精蟲液化時間異常,兩人從網路搜尋發現,中醫可以治療精蟲液化時間過長問題,故專程南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85歲簡姓阿嬤,多年來覺得肚子圓鼓鼓的,原本以為是老年發福未特別留意,但因近期經常感到腹脹,漸漸吃不下,甚至出現便秘、解尿困難,就醫檢查後發現卵巢有兩顆大水瘤緊緊相連,共約17公分,經手術切除腫瘤後,腹脹、排泄問題都獲得改善,肚子也消了一圈。卵巢水瘤多為良性 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炎炎暑假,孩子宅在家,容易從事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行為,如 打線上遊戲、看影片、流連社群等。 臺灣防盲基金會呼籲,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易導致近視,家長與孩子都必須提高注意,不要讓快樂的暑假,成為近視溫床! 全球近視達25.8億人 台灣國三學童近視盛行率近9成近視是一種日益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