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活忙碌壓力大 6項建議防癌症上身

生活忙碌壓力大 6項建議防癌症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日前多位知名人士因癌早逝的消息,讓人不勝感嘆。即使擁有名氣及金錢仍躲不過癌症的魔爪,其實忙碌高壓的生活,更讓人容易忽視自己的健康。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家醫科郭紋翠主任指出,WHO已經定義慢性病(含癌症)的四大危險因子為菸、酒、不健康飲食、不規律運動。郭紋翠主任提供以下6項建議,讓民眾遠離癌症。

把握蔬果579原則 規律運動防癌

郭紋翠主任建議,應把握蔬果579原則,每日兒童3份蔬果、女性7份、男性9份。增加纖維素的攝取,可以預防腸道相關癌症,而蔬果裡的維生素與抗氧化物也可以增進身體清除癌細胞的能力。如有血糖問題者,水果需適量攝取。

根據研究顯示,多運動有助防止癌症發生,運動也可以維持肌肉量,預防衰老、代謝症候群的發生。可選擇適合自己並且能維持長久的運動來進行,老年人不宜過於劇烈,宜漸進式增加強度。

遠離菸檳酒 控制體重治百病

香菸含有40多種致癌物,跟大部分癌症都有相關,尤其是肺癌,位居106年十大癌症榜首。檳榔除了損壞牙齒及口腔組織外,還會造成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喝酒除了傷肝傷胃之外,會使身體免疫力被破壞,身體清除癌細胞的能力降低,增加罹癌風險。而菸加上檳榔和酒,更是口腔癌的極高危險因子。能夠戒除這些習慣,就能減少暴露在癌症的風險之中,可尋求醫療院所協助。

很多人覺得胖只是胖不是病,但肥胖除了增加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之外,還跟許多癌症相關,如食道癌、大腸直腸癌、膽囊癌、女性乳癌、子宮內膜癌等。因此透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也可預防許多疾病。

善用免費篩檢 勿輕忽身體警訊

國民健康署提供免費四大癌症篩檢,包含口腔癌(有抽菸及曾嚼檳榔,30歲以上兩年一次)、子宮頸癌(30歲以上女性每年一次)、乳癌(45-69歲女性兩年一次,或40歲以上二等親患有乳癌者)、大腸直腸癌(50-74歲兩年一次),民眾只要攜帶健保卡即可至健保合約院所查詢是否符合篩檢資格。除以上免費篩檢外,還可以自主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可依據自己的家族史及健康史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檢查項目。

癌症並不會一開始就有症狀出現,通常都是當腫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才會有一些身體的警訊。郭紋翠主任呼籲,當有持續不尋常的症狀時,請盡速就醫,並持續追蹤,以達到早期偵測,早期治療的目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桃園市第11屆「績優企業卓越獎」頒獎典禮日前於桃園市政府1樓川堂舉行。此次評選唯一獲獎的醫療機構為怡仁綜合醫院,該院在地深耕21年,服務超過500萬人次,本次為首度獲得績優企業服務品質卓越獎;此外,怡仁也因積極實踐社會責任及推廣性別平等,同時榮獲「性別優良幸福企業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視、遠視、散光、老花與斜視等,都是國人常見的屈光問題,多數原因都與錯誤用眼習慣有關,尤其3C產品發明以來,各種屈光問題逐漸年輕化;而想要矯正視力,一定得要有良好的驗光,才能有適合的眼鏡好使用,能夠看得清楚、戴得舒適。3C產品發展 屈光問題年輕化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眼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田柏升報導)一名年僅37歲的毛小姐,6年多前罹患大腸直腸癌,由於腫瘤靠近肛門,不得不切除肛門,她不怕外界異樣眼光裝上腸造口,更勇敢穿上三點式泳裝,秀出腸造口拍照留念,她將這張照片取名為「當玫瑰綻放」,鼓勵癌友不要害怕治療。正妹罹腸癌切肛 視腸造口為玫瑰癌友毛小姐說,3年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懷孕生子原本是充滿歡欣和喜悅的,然而卻有許多婦女,因為產後身體的賀爾蒙劇烈變化,加上育兒遭受挫折,很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甚至崩潰,也就是俗稱的產後憂鬱症;情緒極度惡化時,甚至會有幻覺,產生想抱著小孩跳下去的念頭,除了旁人的陪伴和照顧外,此時更需要立即而有效的治療。壓力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