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身心治療並進 擺脫產後憂鬱症痛苦

身心治療並進 擺脫產後憂鬱症痛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懷孕生子原本是充滿歡欣和喜悅的,然而卻有許多婦女,因為產後身體的賀爾蒙劇烈變化,加上育兒遭受挫折,很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甚至崩潰,也就是俗稱的產後憂鬱症;情緒極度惡化時,甚至會有幻覺,產生想抱著小孩跳下去的念頭,除了旁人的陪伴和照顧外,此時更需要立即而有效的治療。

壓力紛至沓來難抗負面情緒 憂鬱風險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洪敬倫說明,憂鬱症的發生,有生物因素,像是家族精神疾病史;再來就是心理因素,像是家庭暴力帶來的不安全感;最後是重大的壓力源,例如至親過世、失業,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誘使憂鬱症發生。至於產後憂鬱症的成因,則來自於生養嬰兒所帶來的一系列衝擊,包括生理時鐘紊亂,生活重心轉移,自我定位問題,夫妻分工不均等,新手媽媽的心情,其實喜悅中帶著不少負擔與恐懼。

遠離憂鬱需建立正確觀念 才能徹底治療 

近年來,國人對精神科的接受度普遍提升,當憂鬱情緒惡化,患者或家屬多半會主動求診。對於中度程度以下之憂鬱,醫師會建議患者先以自主健康管理來改善症狀,重新調整生活步調、規律運動,做一些讓自己有愉悅感或掌控感的活動,再搭配心理治療,調整負面思考。

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輔助治療 療效可能更快更理想

洪敬倫醫師表示,大約30-40%憂鬱患者在調適生活或心理治療後,症狀可獲得緩解,其餘患者則需要以藥物來進行治療;通常第一線用藥以抗憂鬱症藥物為主,但其中約30%至40%的人,即使換過數種抗憂鬱藥物,依舊無法恢復原先的狀態及生活品質,此時可考慮儘早加入「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來輔助治療,最快一到兩週能有明顯的症狀緩解,效果也更好。

至於產後憂鬱症婦女族群,若持續寢食難安,能力退化,出現自殺或殺嬰意念,就很適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洪敬倫醫師說明,此類藥物所需劑量相對較低、可減少副作用,促進生活功能復原,對於新手媽媽跟寶寶都是一件好事。最後,對於藥物反應不佳,或需要即刻改善病情的患者,電痙攣治療仍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出現心理困擾或低潮 應勇敢求助

洪敬倫醫師建議媽媽們,每天撥出一小段時間給自己,安排一些自己有興趣或有助於放鬆的活動,例如聽音樂,散步,做瑜伽等,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機會,疼愛寶寶之外,也別忘了照顧自己。同時也要學會適度的向家人、朋友說出感受,適時尋求他人的幫忙,有必要時,建議盡早就醫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1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2歲的陳小姐,從小沒有特殊疾病,某天夜裡突然右半邊肢體不能動彈,機靈的男友迅速把她扛上車送至醫院急診。到院醫師診斷為中風,立即安排機械取栓手術,送至加護病房後,陳小姐雙腳出現劇烈疼痛,醫師研判為急性下肢缺血性栓塞,因同時併發多處栓塞,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房內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慢性疼痛對於社會、工作和家庭環境也有嚴重的不利影響,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只能永遠與疼痛為伍嗎?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疼痛管理專家Joseph Abdelmalak醫學博士說,慢性疼痛及其治療方法經常被誤解,治療的目標是在控制疼痛而不是治癒慢性疼痛,提醒如有疼痛難忍情形,請尋求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根據健保資料統計,全台領取重大傷病卡的血友病患者超過1,500人,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彭慶添表示,台灣仍以A型血友病患者缺乏第8凝血因子的患者居多,占所有血友病患者8成以上;彭慶添建議病友更應多選擇游泳、羽球及桌球等避免激烈碰撞的運動,減少出血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民健保歷經25年就醫申報資料的累積,乃全世界少數擁有大數據基礎的健保資料庫,更是醫藥衛生研究極珍貴且具代表性之實證資料。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從民國94年至110年3月底,國內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所進行的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的論文累計達6,550篇論文,而為了讓學術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