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生理期常常搞失蹤?小心卵巢功能不全找上門!

生理期常常搞失蹤?小心卵巢功能不全找上門!

卵子庫存不足?想懷孕卻老是無法受孕?別以為這些是年長女性才有的狀況,年輕女性也可能面臨卵子庫存枯竭的問題。生理期總是搞失蹤,往往間隔四五個月才來一次,平常忙碌不太在意,直到面臨無法懷孕時,才知道已經有卵巢功能不全的問題,卻為時已晚。卵到用時方恨少,到底為什麼明明還年輕卻會卵巢功能不全呢?

 

生理期常常搞失蹤?小心卵巢功能不全找上門!

 

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過去稱為卵巢早衰,發生率約為1%,在2016年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ESHRE)發布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管理指南」指出,通常生理期間隔四個月以上,同時間隔四週檢測兩次FSH值均大於25時,即為卵巢功能不全。卵巢功能不全目前還無法得知切確的病因,但大致有以下幾個可能的原因:

 

1. 濾泡耗盡:家族性性腺發育不良及一些不明原因,皆可能造成濾泡耗盡。

 

2. 染色體異常:染色體異常,意即本身的基因缺陷。

 

3. 自體免疫疾病:如甲狀腺抗體、腎上腺皮質抗體篩檢等呈現陽性反應,需進一步檢查內分泌激素。

 

4. 曾接受過化療、放療:化、放療是引起卵巢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療所使用的藥物與放射線,皆可能引起卵巢衰竭,即使接受治療後生理期如期來潮,出現卵巢功能不全的風險仍然非常高。

 

5. 生活習慣:過度減肥、壓力過大等,皆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身體,導致卵巢功能不全。吸菸雖然無直接證據顯示會造成卵巢功能不全,但可能造成女性提早停經。環境中有害物質,如工業燃燒造成霧霾,塑膠製品釋放雙酚A,重金屬水污染等都可能損害女性的生殖功能


提醒大家,除了疾病、基因因素外,更應多注意生活習慣的調整,避免盲目的減肥、過大的壓力,都是減少卵巢功能不全發生的方法。即使發生卵巢功能不全,也不代表終生不孕,接受良好的治療仍可能間歇性的恢復正常生理期,藉此自然懷孕,或是透過人工生殖技術懷孕,因此若發現有類似的問題,建議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狀況。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林口長庚醫院 生殖與遺傳醫學中心

參考資料:林口長庚醫院生殖與遺傳醫學中心網站 http://einstone220.wixsite.com/ivfcenter

 

延伸閱讀:

【勤「做人」卻難達陣 小心DOR阻好孕!】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331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生理期常常搞失蹤?小心卵巢功能不全找上門!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首批到手的11.6萬多劑AZ疫苗,今(19)日中午前已經配送4.4萬多劑到全台56家專責醫院手上,經專家會議最終拍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晚間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周一(22日)正式開打!會中專家也建議由行政院長或陳時中帶頭接種,陳時中回應「我個人沒問...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世界睡眠日(3/19),今年主題是「規律睡眠,迎向健康」,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很多人的生活習慣被打亂,加上宅在家的時間增加,3C產品的使用大幅提升、缺乏運動等因素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健康受到極大影響。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吳易澄醫師提醒,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支柱,也是...

閱讀詳情 »

配合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理念,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自110年3月22日至4月12日,舉辦「2021兒童口腔健康週-孕婦嬰幼兒愛心親善牙醫院所」活動。懷孕婦女及15歲以下嬰幼兒與青少年於活動期間持健保卡至貼有「孕婦嬰幼兒愛心親善牙醫院所」貼紙之牙醫診所/醫院牙科部...

閱讀詳情 »

南山人壽推出守護保戶在疫後時代也能安心與疫共處,享受完勝健康五指標的「5A人生」。南山人壽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民眾亦需學習在疫情常態化之下,與疾病共處的解方,因此提供民眾與疫共處的三大原則:(一)「基本防疫措施」滿足;(二)「住院醫療保障」補足;(三)「自主健康管理」作足。建議除了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