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社群互動1小時 1/4人超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社群互動1小時 1 4人超憂鬱

每個人一天花在社群網站上的時間有多少呢?許多人每天經營線上社群網站的時間比起真正與人相處的時間多上一大半,然而每天掛在網上,真的能夠為你拓展人脈嗎?研究顯示,每天61分鐘持續透過社群媒體與他人互動,超過1/4的參與者竟呈現高度憂鬱傾向!

花最多時間於社交媒體 憂鬱風險高1.7倍

一篇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指出,受試者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與罹患憂鬱症風險成正相關,每週平均使用不同形式的社交媒體頻率為30次,每天約使用61分鐘,超過1/4的參與者呈現高度憂鬱傾向。常查看社交媒體的人,感到憂鬱情緒較不常查看者高出2.7倍,一週中花最多時間於社交媒體上的人,罹患憂鬱症風險則為一般人的1.7倍。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洪櫻娟表示,適當使用社群媒體有助於擴展人際關係,然不善交際者因隱身於網路 可以降低與他人面對面互動的壓力,因而於社群媒體上更加活躍。但若過度沉迷於社群媒體且無其他生活重心,容易過於在意網路上他人的評論。

社群媒體易左右情緒

當出現頭痛、睡不好、心悸胸悶、易怒、沒耐心、減少與他人互動、對原本喜好事物失去興趣等症狀,可能代表過度依賴社群媒體。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使用社群媒體時,應當分享與分擔朋友的生活 起伏,切勿只是羨慕他人生活,好景、美食、逗趣外,也能看見友人的需求與脆弱面,並給予 同理、支持。

若朋友於社群媒體上經常出現負面情緒發言、上線頻率改變,或是突然消失於社群,則須回歸現實生活,透過面對面的互動,釋出問候與關懷。葉雅馨主任建議,網友可以於線上相互提醒每日應該做哪些事,避免過度使用社群而影響原訂作息。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8歲鄭先生罹患支氣管擴張,有反覆咳痰與咳血症狀,頻率高時,幾乎每星期都會發生,40多年來反覆發生都無法根治,4年前因疑似中風就醫,經醫院胸腔外科檢查發現,肺組織構造遭到破壞,支氣管動脈也呈現擴大曲張,施以胸腔鏡肺葉切除及支氣管動脈結紮手術,休養10多天出院,也解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年五月初,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化名)在家人幫忙洗澡時,摸到上腹部有凸起的腫塊,進而發現肝臟腫瘤,因血中胎兒蛋白升高加上經電腦斷層導引取得肝臟切片的病理報告,證實是肝母細胞瘤,由診斷當時的電腦斷層判斷,腫瘤的PRETEXT分期為II期且腫瘤與重要肝臟血管相連。 化療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近日台灣中南部灰濛濛的一片,依據環保署資料顯示,中南部地區空氣不佳是受到颱風影響,導致竹苗至高屏地區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汙染物容易累積,空氣品質較差,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氣喘、慢性肺阻塞疾病)的患者在空氣汙染嚴重時,應盡量減少出門次數,以保護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全身都卡「關」!54歲的何女士,10年前起腳趾開始出現紅腫、熱痛症狀,當時以為是長期爬山倒致不小心扭傷,一個月間反覆到中醫師及復健科就診,症狀都好好壞壞,直到有一天起床,何女士發現全身都不能動,到免疫風溼科就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開始出現「晨僵」情形,早上起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