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生醫國家隊! 全台最大「生醫新創加速基地」落腳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亞洲生技展正式開幕,台灣的生醫國家隊特別受到矚目。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今(23)日就宣布正式啟動「生醫新創加速基地」,在原有的中研院、衛福部、科技部和經濟部的跨部會基礎之上,加入跨國大藥廠和加速器、國內外生醫專業創投和天使投資基金,並納入律師及會計師等專業資源。

今日「生醫新創加速基地」啟動儀式上,包括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創服育成中心執行長沈家寧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中華開發資本生醫基金、生物技術開發中心、TRPMA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台灣阿斯特捷利康、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台灣安進等多家企業代表皆出席。

吳漢忠表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匯聚各方優秀生技研發人才,並結合中研院的研發力量,而為了建構一個強大的生態系來支援這些優秀的計畫與團隊,協助他們解決資金、財務、人才、產品發展和智慧財產權等需求,創服育成中心今年才決定進一步啟動「生醫新創加速基地」。

身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國際級「生醫新創加速基地」,沈家寧強調,未來將聚焦生醫和智慧醫療的全新生態系,把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打造成為亞太區最具規模的生醫新創加速基地,一方面繼續擴大與國際資源的合作,並同時引入國內外的企業夥伴。如跨國藥廠、加速器、會計師事務所、法律事務所、創投、臨床試驗委託研究機構等,亦增加媒合機會。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是國內第一個跨產官學研及跨部會共同進駐的新一代國家級生醫研究生態圈,目前進駐單位包括: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經濟部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衛福部食藥署以及科技部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等。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染C肝不治療苦的不只是肝! 最新研究曝6大癌症死亡風險齊飆高

「健保四漲」方案曝光 最早喊漲的陳時中變低調:還沒定案!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越早下床越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7)日提出警訊,根據台灣生產事故救濟年報分析,國內2016年以來已經有14名孕產婦因為肺部靜脈栓塞喪命,還有3人致重殘,不少人都是長時間臥床後才一起身想上廁所就休克倒地。醫學會提醒,自然產建議...

閱讀詳情 »

每個寶寶一出生就會收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裡面除了許多新生兒照護的衛教資訊外,還有一張黃卡摺頁記錄寶寶的疫苗接種狀況。沿用已久的兒童健康手冊於今 (2020) 年重新改版,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說明,新版兒童健康手冊特別新增「粉紅卡」提醒家長留意新生兒篩檢時程與幼兒定期塗氟資訊;此外原本「黃卡」關於預...

閱讀詳情 »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肢體顫抖、動作緩慢、步態不穩,這是一般人提起巴金森氏症的第一印象,但如果認為巴金森氏症的前兆,只有典型的運動功能障礙,當心錯失覺察良機!醫師提醒,不少人在出現手抖症狀之前,可能已有長期便秘、焦慮、失眠等非運動功能障礙的問題,也可能把肢體的僵硬誤...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腦動脈瘤有如一顆不定時炸彈,在未破裂前,幾乎無明顯症狀,除非透過高階健康檢查發現,否則很難被診斷出來。今年62歲的張先生,就是年初自費接受高階健檢,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掃描意外發現有顆大小約0.9公分、尚未破裂的左側中大腦動脈瘤,趕緊手術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