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產後腹部鬆弛「皺」煩ㄟ! 緊實小腹拉皮竟靠這招

產後腹部鬆弛「皺」煩ㄟ! 緊實小腹拉皮竟靠這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產後如何有效瘦身? 鬆垮的肚皮回得去嗎? 妊娠紋會消嗎? 種種問題都是準媽咪十分擔心且關切的議題。據老字號醫美診所觀察,比起七、八年前,當年代的媽媽們較不在意因產後所留下的「痕跡」,相較於現今女人對於美、時尚的態度,以及展現自我已不再是年輕人的權利,不只門診預約負壓吸力或是電波解決妊娠問題的產後媽媽變多,透過腹部拉皮術直接解決肚皮鬆弛及脂肪囤積問題,近年更增加四倍之多。

單靠抽脂無法有效改善 腹部拉皮手術可縮小腹部

擁有多年手術經驗的外科權威高義盛醫師說明,產後婦女就算子宮已逐漸回縮,但女人在懷孕過程中,因腹部筋膜過度拉扯、撐大,導致產後筋膜鬆弛,甚至腹直肌分離,腹壁的張力變小,讓原屬腹腔內的內容物向外突出,導致小腹肚隆出,而皮膚表層的鬆弛常伴有脂肪囤積及妊娠紋的產生,若是針對腹部鬆弛、肚皮鬆垮等情形來說,單靠抽脂並無法有效改善,但可透過腹部拉皮手術的方式,重新縫合腹部筋膜,恢復其彈性及緊緻度,改善腹部張力達到縮小腹部的目的。

手術分為局部性及全面性 複合性手術能體型雕塑

高義盛醫師補充,腹部拉皮手術是針對肚皮鬆弛下垂、妊娠紋所設計,又分為局部性及全面性。局部微創腹部拉皮手術,是於恥毛部上方劃一約15~20公分的切口,通過下腹部的皮膚及脂肪,將鬆弛的腹壁筋膜縫緊,最後切除多餘的腹部皮膚再進行傷口縫合,屬單純小腹部的鬆弛處理。

至於產後出現嚴重的腹部鬆弛,則需進行全面性的腹部拉皮手術,高義盛醫師說明,全面性的腹部拉皮手術是從下腹部沿著陰毛劃一橫向切口,將皮膚及筋膜組織向上分離,讓腹部的皮膚繃緊,且切除多餘的皮膚及脂肪組織,同時將鬆弛的腹壁修補加強,再縫合而成,並重新定位肚臍位置,來達到改善外觀的效果。此外,也有不少媽媽有合併腹部脂肪囤積問題,此時可選擇透過水刀抽脂的複合性腹部拉皮手術,一併達到體型雕塑的目的。

把握腰腹復位黃金週 腹直肌可回復到約兩指寬

高義盛醫師提醒,產後其實也可以把握腹直肌復位的時期,基本上產後三天,腹直肌會自主性的開始重新調整,空隙也會逐漸縮小,大約六到八週,此時間又稱「腰腹復位黃金週」,腹直肌可回復到約兩指寬的大小,若此時無法讓兩側腹直肌向中間靠攏,屆時就必須透過腹直肌訓練或是藉由手術協助,回復平坦小腹及既往肌膚的彈性及肌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千萬不要以為歐洲、國外來的食品就比較安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全球食品安全學院調查當地市售嬰兒米製副食品,結果發現,約一半以上的產品無機砷含量超標,學者擔心,這可能傷害嬰幼兒健康、發展。 近75%米製嬰兒食品 砷含量超標 無機砷會帶來一些健康風險,因此歐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糖尿病人除了血糖高的問題之外,也可能發生低血糖的問題,由於血糖太低,會導致昏迷,甚至造成意外事故或成為植物人,不得不慎!所以,醫師提醒,糖尿病人除了用藥控制血糖之外,也要聰明量血糖,才能充分掌握血糖,避免不幸發生。 血糖低很容易發生在罹患糖尿病的老人與小孩 為恭紀念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胃腸道基質瘤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由於此病復發機率高,因而在治療時會以手術切除,並會使用標靶藥物;目前較新的治療方式則是會先服用標靶藥物使腫瘤縮小,再手術切除,之後又再服用標靶藥物,除了可以減少手術切除的部位,並能減少復發率。 標靶藥使腫瘤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人口高齡化,2025年台灣每4人將有1人成為骨鬆高危族!根據資料顯示,台灣70歲以上人口預估在2025年達到300萬人。骨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近幾年70歲以上骨鬆好發率略為減少,但近年來因人步入高齡社會,隨著50歲以上人口比例越來越多,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仍居高不下。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