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產後輕忽妊娠糖尿病 新手媽雙眼險失明

產後輕忽妊娠糖尿病 新手媽雙眼險失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4歲女作業員,半年前雙眼視力逐漸退步,以為是工作疲勞、用眼過度,因而不以為意,持續兩周自覺病況惡化,才至醫院檢查。經問診發現,她在5年前懷孕時罹患妊娠糖尿病,因產後無明顯症狀,也沒有控制血糖,才引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雙眼黃斑部水腫」,就診時視力僅剩0.05,近乎失明;所幸透過新型眼內注射治療後,雙眼視力明顯進步,黃斑部水腫情形也得到改善,重拾工作與家庭生活。

血糖控制不佳 當心「視」界變黑白

負責收治患者的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柳景豑說明,糖尿病患體內血液較黏稠,同時伴隨微血管壁異常,會造成身體微小血管的滲漏,併發症除了神經病變外,大、小血管疾病也要注意,其中視網膜病變就屬常見的慢性併發症。

柳景豑醫師說,「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於視網膜病變的任何階段都可能發生,也是糖尿病患者視力受損的主要原因;因此,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5年後可能發生視網膜病變,若血糖控制良好、罹病15年以上的患者,高達8成也可能發生視網膜病變。他建議,一旦確診糖尿病,應立即到眼科做檢查,並定期回診追蹤,避免失明危機。

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 藥物治療新選擇

柳景豑醫師表示,早期治療「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選擇少,只能透過雷射治療改善黃斑部水腫,但雷射屬於破壞性治療,會造成視網膜永久性傷害。近年來,出現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雖能改善水腫;不過,卻會增加病患罹患青光眼、白內障的機率。目前已有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較無須擔心前者引起的風險,還能提升視力,為較安全的一個治療選擇,目前已通過健保給付,經申請核准後可使用,減輕病患醫療負擔。

控制三高! 預防更勝治療

「眼睛是靈魂之窗」,許多病患都是視力受損才就醫治療,柳景豑醫師強調,平時應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肪,加上適當運動及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降低發生機率或減緩病變惡化;患者在家中也能自行單眼交叉做遠距離物體測試,或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測,如有出現視力模糊、影像扭曲缺損、大小改變或顏色不一,須趕緊至眼科做進一步檢查,確保視力的穩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 資料圖庫   根據美國的醫學雜誌 兩年間針對三萬人女性做的研究,少曬太陽竟然比吸菸還要有害健康!相信一定有很多女性朋友因為不想皮膚曬黑的關係,在夏天大都屋會減少外出。又,即使出門也是會盡量避開陽光對吧! 防曬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幾乎足不出戶都不太曬太陽的話,患上心臟病或是癌症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網球腿」痛到無法站,先冰敷加壓!40歲陳先生日前打網球時,猛然趨前救球,導致左小腿瞬時劇痛無比,無法站立及行走。隔天緊急就醫,經醫師診斷為「網球腿」,除了開立口服藥治療外,並同時安排復健治療。 網球腿好發於40~60歲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賴彥廷醫師表示,好發於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50歲男子去年底因長期失業,在家中燒炭獲救,兩個多月後,卻出現四肢癱軟無力、認知混亂、記憶力及執行能力降低、話變少甚至靜默不語、大小便無法控制,且走路步履不穩須要人扶持、手也輕微地抖動的情況,甚至會有某些怪異的行為表現,就醫後才知道是燒炭造成腦部缺氧引發腦細胞壞死...

閱讀詳情 »

要孩子高人一等、要父母抗老回春 全家吃的攏同款,真的沒問題? 你不能不知全家缺很大的關鍵營養素   電視機前面的觀眾,是不是也跟《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一樣,上有年邁長輩、下有年幼孩子需要照顧呢?身為家人健康的守護者,飲食是我們帶領家人「趨吉避凶」的第一道關卡。如果你的家人健康有以下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