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用對液體OK繃時機 傷口照護更快好

王先生是一名手工模型工作者,使用美工刀進行業務練習時,不小心割到自己的手,即立刻清潔傷口避免感染,因其傷口為邊緣整齊之小型切割傷,惟其受傷部位恰好在指關節包紮不易,且無滲出組織液,因恐碰水造成傷口潰瘍,除了一般傳統OK繃外,還可以使用時下流行的液體OK繃,幫助傷口保護。

液體OK繃可幫助傷口防水,俗稱「醫用三秒膠」,除了包覆傷口,由於其特性,可在傷口上快速乾燥形成保護膜,進而避免水分或細菌的侵入及刺激,特別是在手/腳指間、指關節等不規則且較不易包紮處等部位,效果更是明顯。此外,因此類產品屬於醫療器材,於製造、輸入產品之前,皆需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之醫療器材許可證,且需由具備醫療器材販賣業許可執照之業者販售。

使用此類產品要注意的是,避免用於大面積的傷口、大片擦傷;潰瘍、化膿、燙傷等之傷口;眼睛、鼻子周圍、黏膜及皮膚敏感部位。因產品含樟腦成分,患蠶豆症者不宜使用;如產品含揮發的有機溶劑,則可能會造成呼吸道不適(刺鼻)。另外,如有使用上不了解或疑慮,則應先向相關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諮詢。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自行選購液體OK繃之前,善用「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第一要先認識液體OK繃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透過簡單的三個步驟,才能確保買到合法的醫療器材並安心使用。食藥署提醒民眾為保障自身消費權益和安全,除了認識醫療器材,使用醫療器材前可向相關專科醫師諮詢,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如有發現不良品或使用時/後發生不良反應,請至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http://qms.fda.gov.tw)通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進行通報。

相關推薦

小時候胖,長大可能還是胖,甚至提高罹癌風險。國外研究發現,青少年肥胖,未來恐將增加4倍胰臟癌風險。根據《全球醫藥新知》關於「青春期的體重可能會影響成年的胰腺癌風險」的報導指出,體重過重、肥胖,甚至比正常體重還重一點,都會增加胰臟癌風險,該研究已於日前發表於美國癌症協會期刊《癌症》。 據統計,胰臟癌...

閱讀詳情 »

由自殺防治台北市生命線協會建置的「eSOS救命網─心理健康多元服務e平台文字即時通」已正式上線,由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薛瑞元、台北市生命線理事長王承熹、台北北區扶輪社社長林文進與參與贊助的各國扶輪社社長,以及資通電腦董事長余宏揚共同主持啟用儀式。台北市生命線成立於1969年7月,提供24小時...

閱讀詳情 »

研究指出,在台灣40歲以上男性約有4分之1有性功能障礙問題,且隨年紀增長比例逐漸增加,70歲以上男性有性功能困擾者超過5成以上。然而大部分男性礙於面子問題,只能偷偷服用偏方來改善,殊不知性功能障礙如果沒有對症下藥,只是白花錢。 中醫師楊永榮表示,陽痿、早洩用1句話做簡單區別,就是射精前軟是陽痿,很...

閱讀詳情 »

「醫師,我下面好像長出一些怪東西!」1名27歲的年輕男性進入診間後,低聲訴說著症狀,解開褲檔露出陰莖,周圍冒出了10幾顆小肉芽,他自訴,過年前就發現2顆肉芽,心想沒什麼應該過陣子會自然消失,沒想到過年期間熬夜、喝酒,一下子變成10幾顆。 中醫師黃慶雲指出,菜花就是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絕大部分都是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