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大生高山症險沒命 醫師提醒登山保命事前該做好這些準備

男大生高山症險沒命 醫師提醒登山保命事前該做好這些準備

在大學畢業前夕,蔡同學與朋友相約爬合歡山挑戰人生第1座百岳,雖然平時保有運動習慣,卻自恃年輕力盛,沒有事前訓練適應高度變化,短時間內快速攻頂途中,開始出現呼吸喘、頭痛、頭暈、全身無力等高山症症狀,所幸同行的朋友在出發前已先至醫院開立高山症處方用藥,並給蔡同學緊急服用,才緩解症狀挽回一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巫翰明表示,引起高山症的主因為高山空氣稀薄,加上身體適應高地環境的速度,趕不上高度上升的速度才導致低血氧,進一步造成腦部、心臟或身體機能惡化;一般來說,海拔3000公尺的氧氣濃度,只有平地的7成左右,而海拔超過2100公尺以上,就可能有高山症的危險。

巫翰明指出,國內百岳高山風景區,每年都有許多高山重症求援的案例,根據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資料顯示,近年有多起疑似高山症通報請求救援的事件,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調查研究更發現玉山登山客有超過4分之1,符合急性高山症的診斷。

巫翰明解釋,高山症包含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腦水腫及高海拔肺水腫,急性高山症以頭痛、頭暈為主,常合併疲倦、無力、噁心、嘔吐、沒有食慾、失眠等,通常在抵達高海拔地區之後6到12小時出現,而症狀約2至3天後會隨身體適應環境而自行緩解。

少數急性高山症會惡化成高海拔肺水腫,通常以步態不穩為主要症狀,若24小時內未接受治療或立即降低高度,可能有致死風險,另外有時也伴隨嚴重頭痛、意識不清、幻覺及昏迷;高海拔肺水腫早期症狀為運動表現變差、感到喘、心跳加速、乾咳,即便休息時也仍會呼吸困難,咳出粉紅色或帶血的痰液,甚至昏迷與死亡。

巫翰明提醒,高山症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與個人體能關係較小,但可透過藥物預防,在登山前1天起按醫師指示事先服用,可避免嚴重高山症,旅行者出發前可先至家庭醫學科門診進行旅遊諮詢評估,開立備用藥物,便可安心出門,平安回家。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為了能幫助快速救命呼吸衰竭患者,準確將氣管內管插入,拯救患者生命,彰化基督教醫院建置9台全方位多功能困難氣道插管車系統,將提升患者插管品質以及安全,且預計一年後將結合借用和管理的資訊系統,可望更能提升救護品質。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這時就必須緊急在氣管內管插管,確保氣管能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為了感謝長期以來踴躍捐血的民眾,台北捐血中心舉辦103年捐血績優表揚大會,其中捐血績優100次以上,就有1705人,且分離術捐血績優100次以上有2,224人;台北捐血中心指出,尤其除了個人的優異捐血成績外,透過學校和相關機關、企業等的動員力量,讓捐血的成效加倍。捐血績...

閱讀詳情 »

很難想像,世界上竟有5歲7個月又21天大的媽媽,但醫學史上有記載的「小媽媽」琳娜‧梅迪納1939年的母親節當天剖腹產下一個2700公克的男嬰,當時她真的還不滿6歲,甚至還有她懷孕的照片流傳下來。 這名秘魯小女孩八個月大時即初經來潮,她始終不肯透露孩子的父親是誰。 琳娜1933年出生於秘魯的Paur...

閱讀詳情 »

   遭遇空難前的朱利安。 現年59歲的朱利安•科伊普克是德國慕尼黑市動物學中心的一名圖書管理員,她也是1971年一起空難事故中的惟一倖存者。那起空難事件奪走了91人的性命,只有朱利安一人神奇的倖存了下來。 那場可怕的空難發生在1971年12月24日,當時1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