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子全身劇痛查無病 痛到想輕生才知道誘發原因竟是「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渾身上下反覆疼痛,病因竟然是「人」!一名60多歲男性,日前因排尿不適就醫,治療康復後,仍然覺得身上有疼痛感,且位置還飄忽不定,對著醫師抱怨整日疼痛,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偏偏各種檢查都找不出原因,吃藥也沒改善,轉診到精神科後才發現原來是「心因精神性疼痛症」作怪,只要人際相處一不順就開始疼痛。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男子就醫時,自述難受不已,甚至有自傷的念頭,但由於個案對疼痛的描述與器官疼痛不同,檢查也沒有發現組織、神經的受損,各項檢查正常,可臆斷為「心因精神性疼痛症」。

陳家駒進一步問診發現,男子每次疼痛發生時間點多與人際相處有關,只要感到不被支持、環境不順時,疼痛就會加劇,且出現衝動大叫的行為。

陳家駒表示,疼痛機制十分複雜,表現方式多樣,可能是頭痛、腹痛、肩頸痛、腸胃不適、胸悶等,在特定的情境下疼痛感會加劇,只要經過反覆檢查確認非生理生化、器官組織病因問題引起的疼痛,就要考慮心理因素造成的心因性疼痛。而人際衝突、生活中的各種壓力、焦慮、憂鬱、疼痛記憶等都是可能原因。

治療方面,除止痛之外,陳家駒強調,針對這類病人,得了解引起個案疼痛的誘因為何、在何種情境下會感覺疼痛以及當下的情緒反應,給予相對應的止痛藥或精神科藥物,同時指導面對疼痛發生時的行為、情緒反應該如何應對,以降低對藥物的依賴或是預防藥物過度使用,提供正面合宜抗痛方式。

陳家駒提醒,疼痛是一個主觀的感覺,在經過各種檢查仍找不出原因,不表示疼痛不存在,有可能是心理引起的疼痛感,長期慢性、無法說清楚排解的疼痛,也會影響到情緒及心情,甚至周圍的親友,唯有找出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定期回診治療,了解如何應對,才能逐漸擺脫困擾。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同大學爆12生「水痘」群聚 最新疫調曝!確診學生要復學有條件

國內驚傳「避孕藥」大出包!主成分不足恐失效 食藥署回收300萬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今(29)日舉辦「真實世界數據:醫藥品之研發與查驗考量」座談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家衛生研究院在「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的跨部會政策下,扮演將各項數據媒合與彙整給學研產業方的角色,目前正在運作的「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快篩,戳鼻子戳到怕了!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帶頭呼籲指揮中心,放寬國外已取得歐盟或國際認證的唾液快篩試劑進口,有消息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證實,食藥署已經特別針對唾液快篩試劑,委請長庚醫院進行100人次的臨床比對,雖然靈敏性較現行市面上的鼻咽拭子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新增1萬23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萬1974例本土及339例境外移入,其中針對落地採檢的陽性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罕見說了重話,點名來自菲律賓以及越南的落地陽性率「實在是高過頭了」,將要求外交部查一查越南機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防疫團隊出現第一位被居家隔離者!昨天缺席每日例行疫情記者會的疾管署長、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原本外界以為只是銜命處理採購BNT疫苗的正式簽約事宜,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證實,周志浩因為秘書確診被匡列,將進行接觸者居家隔離「3+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