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子全身劇痛查無病 痛到想輕生才知道誘發原因竟是「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渾身上下反覆疼痛,病因竟然是「人」!一名60多歲男性,日前因排尿不適就醫,治療康復後,仍然覺得身上有疼痛感,且位置還飄忽不定,對著醫師抱怨整日疼痛,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偏偏各種檢查都找不出原因,吃藥也沒改善,轉診到精神科後才發現原來是「心因精神性疼痛症」作怪,只要人際相處一不順就開始疼痛。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男子就醫時,自述難受不已,甚至有自傷的念頭,但由於個案對疼痛的描述與器官疼痛不同,檢查也沒有發現組織、神經的受損,各項檢查正常,可臆斷為「心因精神性疼痛症」。

陳家駒進一步問診發現,男子每次疼痛發生時間點多與人際相處有關,只要感到不被支持、環境不順時,疼痛就會加劇,且出現衝動大叫的行為。

陳家駒表示,疼痛機制十分複雜,表現方式多樣,可能是頭痛、腹痛、肩頸痛、腸胃不適、胸悶等,在特定的情境下疼痛感會加劇,只要經過反覆檢查確認非生理生化、器官組織病因問題引起的疼痛,就要考慮心理因素造成的心因性疼痛。而人際衝突、生活中的各種壓力、焦慮、憂鬱、疼痛記憶等都是可能原因。

治療方面,除止痛之外,陳家駒強調,針對這類病人,得了解引起個案疼痛的誘因為何、在何種情境下會感覺疼痛以及當下的情緒反應,給予相對應的止痛藥或精神科藥物,同時指導面對疼痛發生時的行為、情緒反應該如何應對,以降低對藥物的依賴或是預防藥物過度使用,提供正面合宜抗痛方式。

陳家駒提醒,疼痛是一個主觀的感覺,在經過各種檢查仍找不出原因,不表示疼痛不存在,有可能是心理引起的疼痛感,長期慢性、無法說清楚排解的疼痛,也會影響到情緒及心情,甚至周圍的親友,唯有找出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定期回診治療,了解如何應對,才能逐漸擺脫困擾。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同大學爆12生「水痘」群聚 最新疫調曝!確診學生要復學有條件

國內驚傳「避孕藥」大出包!主成分不足恐失效 食藥署回收300萬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再新增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案689的法國籍40多歲男性,持有居留證在台工作的他,發病前14天在台灣、美國都有活動史,究竟在何地染疫?指揮中心強調,案689赴美工作期間曾被毒蜘蛛咬傷,兩度於當地就醫,在美國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智慧醫療時代已經來了,在台灣的大醫院裡頭,「機器人」能夠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正在展出的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長庚醫院就秀出「機器人治療」專區,不但開刀房中有搬運機器人定點傳送物資,還有「上肢復健機器人」,能讓中風、脊髓損傷等病人,使到原本靠人力無法完全做到的精準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獨特看病文化,不少人就醫時往往還同時使用中藥在調理身體或補身,可能忽略了中藥跟西藥之間的交互作用,健保今年7月起擴大提示中西藥交互作用,在醫師開藥的當下,跳出警示!健保署今(4)日公布最新統計結果,發現提示次數最高的是中藥丹參(具活血功能)與阿斯匹靈Aspirin...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冬正是過敏、氣喘的好發季節,但國內此時卻驚傳有兩款這一類藥物出包得下架!食藥署今(4)日公布最新藥物回收訊息,分別是過敏藥「”世達”希敏克膜衣錠10公絲」及氣喘藥「”華興”華喘嚀錠」,前者是主成分安定性試驗不過關;後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