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子機車車禍嚴重撞擊 罕見「絞刑式骨折」險癱

▲醫師指出第二頸椎脫位骨折位置。(圖為模擬畫面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一名66歲男子日前騎機車出車禍,送醫時頸部、肩部、胸部及背部有多處疼痛,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除了鎖骨、肋骨、骨盆骨折之外,最危險的還出現罕見高位第二頸椎峽部骨折,又被稱為「絞刑式骨折」,失去呼吸,家人一度以為回不來了,所幸撿回一命,透過復位固定手術也能抬頭挺胸順利出院。

所謂的「絞刑式骨折」一詞源於16世紀盛行的絞刑,因受刑人的頸部會在瞬間遭急速拉扯,導致第二頸椎脫位骨折。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李建裕表示,在現代,絞刑式骨折最常見於未繫安全帶的乘客或駕駛,在車禍當下因為臉撞上擋風玻璃引發;此外,高度衝撞的運動,如美式足球、拳擊等,也可能造成絞刑式骨折。

危險之處在於,多數絞刑式骨折的患者,不像其他頸椎骨折的人會出現四肢麻痺、癱瘓、大小便失禁等立即性神經症狀,可能僅以頸部強烈疼痛來表現,甚至有少數幸運的患者,能帶著頸痛四處移動,往往被誤認為一般扭傷或拉傷,而延誤就醫時機。

李建裕說,以該名男子為例,在車禍當下,頸椎高度向後伸展,加上身體往前拉扯,嚴重的撞擊力量導致頸髓受傷、失去呼吸,家人一度以為回不來了。而高位頸椎布滿重要動脈、靜脈、頸髓及神經根,除了少數不用手術的情況外,必須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後位、前位,甚至前位加後位兩種開法,須與醫師充分討論評估。

李建裕提醒,民眾如果因為車禍或其他原因造成頸部疼痛不已,千萬不可以輕忽,一定要就醫檢查,確認頸椎是否正常,若檢查發現問題,也要積極治療,切勿放任不管,或是透過民俗療法處理,否則當有問題的頸椎持續惡化,可能導致四肢癱瘓。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夾手立委爽躺重症床? 基層醫不滿曝光台大內部「立委優先」流程圖

內部「立委優先」作業程序曝光 台大醫院撇特權:紀錄存檔非工作規範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藉新藥、新療法,仍可以達到治癒。(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往聽到罹癌第四期,等於就是末期、治癒希望小?事實上,隨著藥物進步,國內大腸直腸癌治療已經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醫界表示,針對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若對化療及標靶藥物反應良好,經治療後縮小腫瘤,...

閱讀詳情 »

▲透過孕婦瑜珈,孕婦舒緩身心與寶寶更親密。(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了可以做運動嗎?擔心會不會造成早產、甚至傷害胎兒,不少準媽媽常有孕期運動的迷思跟心理壓力揮之不去,但醫師表示,只要沒有妊娠合併症的懷孕婦女,孕期保持運動不僅安全,且可以產生許多正向的效果;像是孕婦瑜...

閱讀詳情 »

▲台大醫院自2018年開始引進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至今,已成功執行超過50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律不整除了用藥物控制外,有時候也需要用電燒的方式才能解決,不過,傳統的心律不整電燒手術需利用X光透視心臟,幫助醫師將導管放到正確地方,若情況複雜,手術時...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便秘是國人常見的生活困擾,除了常見的運動少、常外食、飲食不均衡之外,有些人「嗯不出來」卻可能是藥物所引起的,藥害救濟基金會就整理出可能會引起排便困難的常用藥物,包括降血壓藥、胃藥等,尤其不少人一有排便不順的症狀就常自行使用刺激性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