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運動其實有猝死的風險?!跑步機、滑步機、飛輪,該選哪一台?

運動其實有猝死的風險?!跑步機 滑步機 飛輪,該選哪一台?

你知道心臟不好,運動就有猝死的風險嗎?平常少運動,甚至不運動的久坐族、低頭族,由於平日心肺功能缺乏鍛鍊,加上飲食不正常,一到週末就參加路跑、打籃球等劇烈運動後,造成心肌梗塞猝死的案例頻傳。研究也發現,近八成的運動猝死,都源自於心臟問題。現在就跟著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一起了解自己的心臟狀況,聰明選擇運動器材,保護心臟救自己!

運動其實有猝死的風險?!跑步機 滑步機 飛輪,該選哪一台?

 

◆久坐族、低頭族、家中長輩,不當運動,傷身害命!

其實,運動過度而激烈猝死的患者在發病前通常沒有任何徵兆。本身是三鐵選手的王律凱醫師建議,路跑里程應循序漸進,若呼吸頻率變為急促喘息,應停下休息,緩和心臟跳動,出現不適,更要到路邊休息,若仍喘息,就要盡快就醫。除此之外,還要盡量避免不利於激烈運動的條件,如濕熱高溫的天氣。

 

◆夏天運動不傷「心」!醫師法寶看『心率』!

運動其實有猝死的風險?!跑步機 滑步機 飛輪,該選哪一台?

夏季天氣炎熱和運動時脫水都會促使心跳變快,導致心肌梗塞的風險便會隨之提高,嚴重甚至可能猝死。朱醫師特別提醒民眾,運動前先找出自己的最大心跳率及目標心跳率,並注意有氧區間。王律凱醫師也補充,猝死大部分與心肌梗塞、心肌炎或心肌病變有關,而心肌梗塞則可藉由監測平日的基礎心跳和運動時心率,達到預警作用。

 

◆如何計算有效運動心率

運動其實有猝死的風險?!跑步機 滑步機 飛輪,該選哪一台?

運動時心跳率達最大心跳率的50%至60%,屬於暖身運動;運動時心跳率達60%可達到減肥;70%則屬於有氧運動;達到80%即是高強度有氧運動;運動心跳率高達90%則屬於運動員等級的運動強度。

 

◆跑步機、滑步機、飛輪,該選哪一台

運動其實有猝死的風險?!跑步機 滑步機 飛輪,該選哪一台?

朱家宏醫師表示,在跑步機上訓練是相對安全。跑步機能幫助鍛鍊腿、臀、腰、腹部肌肉和心肺功能,但是因為在跑步機上的訓練通常都會重複進行,如此一來就會增加同部位的壓迫及使用強度,因而受傷。

滑步機可以鍛鍊核心肌群和大腿的肌肉強度,由於不是直接接觸地面,相對於跑步機來說,滑步機對於膝蓋的衝擊力很小。再者,因為滑步機會帶動全身運動,適合久坐不動的上班族、長者或膝蓋有問題的人使用。

飛輪則是根據輪子的重量進行訓練,在坐姿正確的前提下,可以精準地訓練核心肌群和大腿肌肉。陳少偉教練則建議,如果沒有運動經驗,先從飛輪開始訓練,再晉升滑步機訓練,最後再以跑步機循序漸進訓練。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週六、日晚上21:00的《健康2.0》。

《健康2.0》Youtube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放寬成人預防保健免費B、C型肝炎篩檢年齡,上路第一個月就爆出大量,國健署今(15)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去年9月底放寬年齡上限為45至79歲終身一次後,第一個月(2020年10月)達成單月篩檢量近8萬人,約是前一年同期的7倍之多,創新高。 國健署是自2011年8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前院長張德明早在去年7月16便退休卸任,但接任人選一度演變成兩位副院長陳威明及陳適安之爭,有如白色巨塔的茶壺內風暴,最後傳出在府院介入之下,才拍板由國內糖尿病治療權威、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黑馬出線,而台北榮總今(15)日上午佈達宣誓,讓這場人事爭議正式落幕。 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忙碌防疫已經一整年的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難得卸下嚴肅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身分,重拾牙醫本業,為長庚醫院與衛福部、兒童牙科醫學會合作的動畫配音,教導小朋友正確的潔牙方式和使用牙線的重要性。這部動畫影片今(15)日正式推出,網路提供下載(影片網址:https://...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不用懷疑,2020年是一個對想運動的人不利的一年。許多人關在家中,從視訊會議到大量的電視影集,從視訊派對到電動玩具,大家花最多的時間就是坐在家中的沙發或是床上。大家都知道久坐對身體很不好,但是仍是有好消息! 儘管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靜止的,但只要一天有十一分鐘的活動,就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