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性不舉,從「齒」開始~ 護齒3錦囊預防牙周病

牙周病是國人常見的病灶,國外研究發現:「患有牙周病的男性勃起的困難是牙周健康者的2倍」,醫師指出,牙周病是可被治癒與與預防的疾病,但若輕忽不治療,容易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及心血管疾病,而這些也都與勃起障礙息息相關。

男性不舉,從「齒」開始~ 護齒3錦囊預防牙周病

部利雙和醫院家醫科周碩渠醫師指出,牙周病猶如「牙齒土石流」,病情較輕者,容易有口臭、牙齦紅腫及出血等現象。一旦牙齦持續發炎,則容易演變為嚴重的牙周炎、牙齦炎,讓牙齦和牙根分離,產生掉牙的危險。

牙周病凶手:牙菌斑、牙結石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台灣有99.2%的成人有牙周問題,只有23.1%有定期就醫保養。雖然影響牙周病的因素很多,包括:糖尿病、遺傳、壓力、抽菸、熬夜及口腔不潔等,但有高達8成主要是由牙菌斑或牙結石所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不單是口腔的慢性發炎疾病,臨床發現,病菌可從口腔微小血管進到全身,一旦出現發炎反應,不僅間接影響血管與動脈,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會造成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產生陽痿。

男性不舉,從「齒」開始~ 護齒3錦囊預防牙周病

牙周病是全身性疾病的催化劑,對男性而言,會增加勃起功能障礙風險。

牙齒強 性能力也會強

醫師周碩渠強調,牙周病是全身性疾病的催化劑,例如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或和糖尿病形成互相加重的惡性循環。當牙周病導致牙齒鬆動,也會增加缺牙率,提高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的風險,民眾千萬不可小覷。

而老一輩的人常說,牙齒強的人,性能力也強。主要是因口腔健康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影響男性性功能障礙,多是由血管內皮細胞產生連串發炎反應結果。因此,口腔健康維護好,能大幅改善男性勃起障礙。

防牙周病 清潔3錦囊

另外,牙周病是可被治癒及預防的疾病,刷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平日清潔,以及定期檢查。畢竟牙周病初期不易察覺,為避免讓牙周病惡化到難以處理,甚至是掉牙的地步,平日應做好「護齒清潔」才是王道。

1.牙刷選擇:刷頭要小,在口腔中比較容易迴轉;刷毛要軟才不會傷害牙齒與牙齦。簡單的說,就是軟毛小的牙刷。牙刷定期更換,保持刷毛直立、不分叉。

2.刷牙方法:建議使用貝氏刷牙法,將刷毛放在牙齒牙齦交接處,刷毛與牙齒呈45度,輕壓使刷毛側邊接觸牙齒;刷牙的動作為水平的小幅度來回移動,動作宜輕,1次刷兩到3顆牙齒,重複10到15下。

3.牙線輔助:每個牙縫有2個鄰接面,務必讓兩手指間的牙線呈C字型,環抱住欲清潔的牙面,以上下的動作清潔,同時每個牙縫須向前向後各清潔1次。

【醫師小叮嚀】:

牙周病在國內已是35歲以上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因。一般人通常要等到症狀較嚴重,如牙齒搖晃、脫落,才肯上牙科看診,平日則是自行購買消炎藥降低疼痛與發炎,卻不知這樣的舉動,因為沒有根本治療,可能危及心血管健康。因此,定期口腔檢查很重要。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55/581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6歲林先生,在工地清洗外牆時,不幸從4樓高度摔落,雖意識清楚,但造成胸椎、腰椎多處骨折,甚至雙腿近似癱瘓,緊急就醫,至急診時血壓只有70/40(mmHg),呈現休克狀態,危及生命,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患者不僅腰椎第一節爆裂性骨折,甚至神經壓迫,腰椎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根據一篇2017年2月發表於《今日醫療新聞》的研究指出,經常觀賞鳥類、灌木及樹的人較不易感到壓力、焦慮及罹患憂鬱症。端午節假期即將到來,除了待在家中吃粽子、觀看划龍舟比賽,不妨到戶外踏青,接近大自然,可以釋放壓力,獲得快樂喔!看到青山綠水 有助身心健康該研究由英國艾希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包括前立委盧修一、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以及演員文英、歌手鳳飛飛等,不少名人皆因肺腺癌辭世;就連前副總統蕭萬長、新科副總統陳建仁、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都曾公開宣布自己是肺腺癌的患者。國人進行基礎健檢通常會包含胸部X光檢查,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只開藥沒衛教 自行停藥更惡化王太太在10年前被診斷有輕微糖尿病,但那年醫師只開藥卻沒有給予衛教,她因服藥後反而容易肚子餓,體重也愈來愈胖,於是自行停藥也不就醫。直到她從媒體獲悉健保有「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就醫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9%,眼底也有重度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