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性保健怎麼吃?|上班族 生活篇5

男性保健怎麼吃?|上班族 生活篇5

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大,作息失調加上每日緊湊的工作步調,難免覺得精神委靡、力不從心,該如何才能改善呢?其實,均衡飲食是調理健康體魄的一大關鍵!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藥師建議,可優先從天然食材中攝取營養,若因外食營養攝取不易者,亦可選擇以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所需的養分喔!

 

男性保健怎麼吃?|上班族 生活篇5

 

以一般男性的生活型態來說,建議日常保健重點包括:

 

1. 改善疲勞

晚上加班、熬夜,白天沒精神,是上班族常見的問題。葉爵榮藥師表示,B群是身體將營養素轉換成能量的關鍵,若缺乏B群就容易感到疲勞,如全穀類、蛋、奶、堅果等都是B群來源之一。然而,B群屬於水溶性營養素,過量補充只會排出體外,建議適量攝取即可,多食無益。

 

此外,支鏈胺基酸 (BCAA) 也是補充體力的選擇之一。支鏈胺基酸是由白胺酸 (Leucine)、異白胺酸 (Isoleucine)、纈胺酸 (Valine) 等三種必需胺基酸組合而成,也是骨骼肌胺基酸的主要成分。在大量消耗體力的環境下,補充支鏈胺基酸有助提供身體能量,改善疲勞不適感。

 

2. 維護生殖健康

生殖系統的健康狀況是許多男性關注的焦點,除了提振雄風外、增加精子活性、提升好孕氣之外,降低男性生殖系統病變也是重點之一;建議可從鋅、馬卡、精胺酸、茄紅素等營養素著手補充。

 

鋅是合成精子數量與品質的重要營養成分之一,對於預防前列腺、攝護腺疾病也有助益。天然食材中富含鋅的食材包括:牡蠣、淡菜、生蠔、蛋、南瓜子、芝麻等。

 

精胺酸 (L-Arginine) 則是天然胺基酸之一,在人體可合成一氧化氮,可作為神經傳導因子,幫助腦神經傳導、提升學習與記憶力,且能幫助血管擴張,維持心血管的正常運作,一氧化氮亦是陰莖勃起的介體,增加充血量可能有改善勃起之效。天然食材中,鱔魚、海蔘、章魚等都可攝取到精胺酸。葉爵榮藥師提醒,建議在空腹時服用精胺酸,幫助提升吸收率,初次食用者建議從小劑量開始循序漸進;然而,精胺酸也可能增強疱疹病毒的活性,若有皮蛇、口唇疱疹等問題者,建議應避免食用。

 

茄紅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能清除體內自由基,被視為抗老、抗癌的營養素之一;此外,部分研究顯示攝取茄紅素可改善攝護腺肥大問題,對於預防攝護腺癌也有微幅助益,且能減少低密度膽固醇,預防心血管老化及阻滯。天然食材中可從番茄、木瓜、芒果、胡蘿蔔等攝取,對人體並無顯著危害。

 

瑪卡 (Maca) 是一種植物名稱,又有秘魯人蔘之稱。有部分研究指出食用瑪卡可能有助於性慾及精子品質提升,具些微改善性功能障礙效果;然而,此類研究的樣本與數量仍少,實際效用仍仰賴日後大型研究實證為準。

 

葉爵榮藥師表示,日常保健可嘗試從上述營養素著手,但營養素的補充不是越多越好,且可能因不同個體或品種、成分及攝取量差異而影響保健效果,穩定且適量攝取才能發揮效益,降低風險!此外,保健品非藥品,若有特殊疾病者仍須諮詢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建議。

 

保健食品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藥師、營養師」

 

立即測試個人化保健方案:http://mediutopia.com/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 葉爵榮藥師

 

延伸閱讀:

【熬夜前吃什麼比較好?】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433

【營養狀況自我評估】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466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男性保健怎麼吃?|上班族 生活篇5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多兩顆」!一名48歲體型較胖的熟男,1個多月前洗澡時,低頭一摸竟發現鼠蹊部雙側莫多多了兩個凸起腫塊,因為位置私密,竟不好意思就醫,直到胯下強烈不適才不得不求醫,醫師一看,腫塊不但又紅又腫,表面還糜爛流出液體,伴隨著異味,趕緊手術切除,還好化驗為良性上皮性囊腫合併...

閱讀詳情 »

▲罕見庫欣氏症作怪,害婦人體重異常,臉變圓、後頸變厚,無力又高血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飲食正常,體重卻失控飆漲,63歲的張女士就在短短半年內,體重快速增加,穿起衣服來腰部變緊、臉變圓,可是小腿肌肉量卻大幅減少,走沒幾步就腳痠需要休息,還出現高血壓、頭痛、失眠、疲倦無力等症狀,嚇到就醫...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預防中風也可以超前部署!?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最主要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人口有30%(約1千7百50萬人)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其中有670萬人死於中風;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超...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台灣近幾年的運動人口隨著健康意識不斷增加,根據體育署公布,2020年參與運動人口的比率是82.8%,同時已連續7年國人維持穩定運動比例達33%,顯示民眾對於體態與肌肉維持的重視度,今日國內兩大醫學會(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與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 今日邀請腹肌ROCK形象大使徐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