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性罹口腔癌機率占9成 菸酒紅唇族風險高123倍

男性罹口腔癌機率占9成 菸酒紅唇族風險高123倍

【NOW健康 陳盈臻/新北報導】許多人菸、酒、檳榔不離手,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表示,與一般人相較,經常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紅唇族,這類民眾罹患口腔癌風險高出一般人的123倍,民眾如有不敢吃辣、嘴巴張不開等7大癌前病變前兆,務必積極就醫。

 

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台灣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發生人數約計7,000人、死亡人數約3,000人,其中男性占9成之多,世界衛生組織 (WHO)分析口腔癌危險因子,嚼食檳榔者為不吃檳榔者的4倍;若同時吸菸和喝酒,則危險度提高到25倍。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者統計發現,有嚼食檳榔習慣罹癌比例為不吃檳榔者的28倍,喝酒加上檳榔提高為54倍,抽菸加上檳榔增加為89倍,合併抽菸、喝酒、檳榔,更暴增為123倍。

 

嚼食檳榔為何會導致癌症?王文弘指出,檳榔果俗稱「菁仔」,其成份中的「檳榔素」及「檳榔鹼」均具有致癌性,所添加的「荖花」也有致癌性。「石灰」、「荖花」和「檳榔果」均會致癌,經常嚼食容易造成口腔癌黏膜病變,嚴重可能轉化成癌。

 

許多人以為只要戒除檳榔與香菸,就不會得到口腔癌,其實是錯誤觀念,戒除檳榔只是讓罹癌機率變小,因為在戒除前就可能開始有癌前病變。王文弘特別整理出7大口腔癌前病變症狀,分述如下:

 

1.對辣的食物敏感,變得不敢吃辣。

2.嘴巴張不大,像有條帶子把臉頰從上到下綁住。

3.顎骨的局部性腫大,導致臉部左右的不對稱,有時合併有知覺異常 (如下唇麻木感)或牙齒動搖等症狀,須請牙醫師診察是否長瘤,或是一般牙周病,仔細鑑別診斷。

4.口腔內不正常破皮或腫塊維持2周以上。

5.牙齦腫脹易流血,假牙裝不上去。

6.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如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或原先存在的痣面積增大、表面增高、變粗,出現潰瘍或色澤發生改變。

7.舌頭活動受到限制,導致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喪失、麻木,皆應盡早查明原因。

 

國民健康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供口腔癌篩檢,30歲(含)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有嚼檳榔(含已戒檳)的原住民則提早至18歲就可以接受篩檢。

 

每年約90萬名民眾接受篩檢,可從中發現1300位口腔癌及3500位已有癌前病變者,效益明顯。王文弘提醒,符合資格者應該定期接受篩檢,如果為陽性反應,應積極接受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毒品氾濫,混毒死亡案例層出不窮,新興毒品的偽裝,也容易就接觸毒品而上癮。有些年輕學生以為,這是朋友之間一種關心的方式,卻不曉得一顆包藏毒品的糖果,很可能就會利用人性弱點,不自覺地掉入毒品陷阱。毒品氾濫加上新興毒品偽裝容易上癮雖然誤食毒品不一定會立即成癮,但萬一不慎吞服該怎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落實政府新南向政策,衛生福利部次長何啟功率領國際合作組、疾病管制署、食品藥物管理署等單位,赴越南出席APEC第七屆衛生與經濟高階會議,這次討論主題為「透過社區健康的衛生照護財務改革,朝向永續發展」,邀請各經濟體衛生部長代表、國際重要組織等相關領域國際學者與會,針對健康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老了還需要牙齒矯正嗎?根據醫師門診觀察發現,近年中高齡民眾諮詢牙齒矯正有增多的趨勢。醫師強調,牙齒矯正不只美觀,也影響咀嚼功能,齒列整齊更有助口腔清潔,能夠預防齲齒、牙周病、牙齦發炎及口臭。牙齒會鬆動 矯正恢復齒列80歲的林女士,年輕時齒如含貝,相當令人稱羨;她在2年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規律運動搭配均衡飲食  身體健康無負擔想要預防失智症,運動和飲食是重要關鍵。根據研究顯示,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不僅可維持正常血壓、血糖,幫助身體更強壯;此外,均衡飲食更是不可少。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林奕夫醫師表示,中秋節即將到來,民眾喜愛的烤肉活動常有高油、高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