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童包莖導致發炎流膿水 包皮越早割就越好嗎?

男童包莖導致發炎流膿水 包皮越早割就越好嗎?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3歲陳姓男童,包皮無法順利自然推開,龜頭翻不出來而清洗不易,出現包皮反覆發炎且開始有纖維化的情況,加上龜頭處紅腫疼痛,有時還流出膿水,使男童時常哭鬧不安,多次經過衛教清洗與用藥治療但都持續發生。


經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診斷後,確定男童有結構性異常的包莖問題,控制感染後,與家長溝通決定採取新式微創包皮槍環切術,全身麻醉後,手術約5分鐘左右就結束,相較與傳統方式減少了至少半個小時的全身性麻醉藥使用。術後即返家休養,男童傷口小而平整,復原時間較短且疼痛輕微,讓家長照護沒有困難與不便。


呂謹亨醫師表示,剛出生的男嬰幾乎都會有包莖的現象,包皮內層和龜頭粘合無法分離,但隨著年齡增長,包皮就會慢慢往後退。依臨床研究,1歲男孩約有50%左右持續有包莖現象,成長到16歲左右,無包皮過長或開口狹窄包莖的男孩都可以將包皮往後退而出整個龜頭。根據台灣的國小學童調查得知,3年級以前只有4成的小朋友包皮和龜頭完全分開,此後分離率大增,到了6年級已有8成的小朋友會完全分開,到了青春期就有95%以上的男孩完成此成長過程,但最後不是每個人都會露出龜頭。


醫師指出,目前醫界並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男孩隨著年紀而逐漸有包皮褪離現象,因此只要隨著包皮自然褪下後清洗即可,6個月後可嘗試輕推包皮,絕對不可用力翻下包皮清洗避免出現撕裂傷而增加細菌入侵與感染機率,甚至造成嵌頓性包莖須緊急手術避免陰莖缺血壞死。


呂謹亨醫師表示,只有在幾種情況下才須於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一是出現包皮炎或龜頭炎,但必先處理發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二是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手術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三是當包皮回縮到龜頭溝後方嵌頓,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陰莖有可能因而充血,形成1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此時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四是包皮反覆紅腫、疼痛,是因便溺後殘餘的尿積在包皮內,宜將包皮退出清洗,保持清潔,等青春期之後再進行包皮環狀切割術即可,只有經常發炎才需進行手術切除。


男童包莖導致發炎流膿水 包皮越早割就越好嗎?

▲呂謹亨醫師表示,只有在幾種情況下才須於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無論是幼童或是成人,目前大多使用微創包皮槍環切術,手術時間縮短至5分鐘左右,出血很少且僅剩輕微疼痛,縫合處採用如釘書機方式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因此非常平整,縫合釘約10天後會陸續自動脫落,無須返院拆線,照護方便。相較之下,傳統割包皮手術需花費30分鐘至1小時以上時間,手術耗時也容易疼痛,縫合處也不如包皮槍平整,術後容易出血、癒合時間較久,且術後多次換藥,傷口較難照護。


呂謹亨醫師呼籲,雖然現在的割包皮可以使用微創包皮槍環切術,但如包皮與龜頭無法分開者、部分罕見嚴重包皮炎、包皮槍保護罩無法把包皮套住、患者有凝血功能問題、隱藏式包莖等,在手術前都需要專業醫師特別評估。


更多NOW健康報導
▸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網傳口含洋蔥可治口腔潰瘍? 專家打臉「假訊息」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糞便潛血陰性別高興太早! 因為大腸癌不一定會出血

相關推薦

如何提升睡覺品質?知道了,睡五分鐘等於六鐘頭! pic pic 睡覺的訣竅​通常一個人睡兩個鐘頭就夠了,為什麼有人要睡七、八個鐘頭?那是你賴床躺在枕頭上休息的習慣養成的,並非我們需要那麼久的睡眠時間,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曉得,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

閱讀詳情 »

大家在1天中攝取了多少鹽呢? 就算是最近開始追求少鹽,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年輕人與這個無關。 這次,介紹有關以妨將來出現生活疾病,要如何減少鹽的攝取量。   1天的鹽分攝取標準改為7.0g 以日本舉例來說:日本衛生署在2010年所設定成年女性的鹽分攝取標準量為7.5g,在『日本人的飲食攝取...

閱讀詳情 »

台灣盛行的「手搖飲料文化」從八零年代發跡,直到今天,從國小學生到上班族幾乎是人手一杯。炎炎夏日,就算我們對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記憶猶新,也對近期爆發的毒茶葉事件感到惶恐不安,仍無法澆熄人們對一杯清涼解渴的40元飲料的渴望,飲料連鎖店門口依舊大排長龍。反觀韓國或日本,你一定敏銳地察覺到,想在街上找...

閱讀詳情 »

話 說大口跟口咩因為職業關係,常要久坐及使用電腦,肩頸及腿部常會感到僵硬痠痛,有時候還會因此睡不好;想找按摩,但工作完畢就晚了,又會懶得出門,想說那 就不如在家裡好好休息就好,時間累積久了,還是會感到肩膀堅硬、容易疲倦,就會想說如果家中有一台按摩椅多好!前陣子剛好接到「BH MB1600鑽石按摩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