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罹無精症合併睪丸癌 想圓生子夢並非不可能

  29歲陳先生罹患無精症,又被篩檢出睪丸癌,雙重打擊下原本已對做人不抱希望,但在切除睪丸時,醫師竟從殘留的少量正常組織中發現正常精子,進一步進行「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後,妻子順利受孕,目前已懷孕5個月。

  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主任黃志賢指出,男性的精液內如果沒有精子,就屬於無精症。但並不代表體內完全沒有精子,仍有5成患者可以透過睪丸顯微取精手術試圖找到精子。有機會藉由人工生殖方式,再進一步將胚胎植入母體內著床懷孕。

  罹患無精症又合併睪丸癌的機率極低,患者必須切除睪丸,如果是惡性腫瘤的睪丸,可能因為細胞激素以及生殖細胞本身癌化,而使該側睪丸內的造精功能變差。多好發於生育年齡的男性,主要症狀為無痛性的不正常的睪丸增大及硬塊,黃志賢提醒男性,應該多注意自己睪丸狀況。

  29歲陳先生與妻子接受孕前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精液內沒有精子,進而被轉介到泌尿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右側陰囊內有約7公分腫塊,安排抽血及影像檢查後,懷疑有睪丸惡性腫瘤的可能,最後在醫師建議下實施根除性切除手術。

  不過,陳先生在青少年時就曾因左側隱睪症而切除發育不良的睪丸,若右側也必須切除,勢必無法生兒育女,面對腫瘤治療和生育心願,陷入兩難。黃志賢認為,治療腫瘤雖必須以手術根除,但要同時完成生育心願並非不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從切除的睪丸內所殘留的少量正常組織,找到正常精子。

  在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團隊協助下,陳太太成功受孕,胎兒健康成長,至今5個多月大。另外,北榮生殖醫學中心庫存有其他冷凍胚胎,以供後續第2、3胎生育的需求。

相關推薦

歷經疫情、走過三級警戒,大口罩時代讓目光所在之處轉移到每個人的第二張臉,也就是頭髮,因此這2年植髮諮詢量有增無減,網路討論度當然也十分熱絡,但是網路上的消息來源可信度有多少呢?MyHair生髮植鬍診所宋景之醫師就來幫大家整理PTT鄉民最常問到的植髮二三事,提供正確資訊,讓您不必擔心接收錯誤資訊!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注意健康,其中「健康檢查報告」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了,但許多人常擔心「健康檢查報告」的效期究竟可以維持多久?什麼時候必須再做一次檢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俊賢解答,其實健康檢查是檢視身體狀況,是一種必要的長期規畫,並非只是消極地找出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時間黏在電腦前的人,如果出現「手腳麻」千萬要小心。新竹就有一名年約30歲的工程師,每天在電腦前寫程式動輒10小時,加上長期以來坐姿不良,陸續出現腰痛、背痛、手腳麻的情形,雖然吃止痛藥能稍微緩解,但一旦藥效退了之後,疼痛感就再度纏身,甚至影響到日常活動,就醫檢查發現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