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無法解釋的疲勞? 也許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纏身

  所謂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是現代高壓生活方式下的1種以長期極度疲勞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症候群,症狀可能包括頭暈、頭痛、失眠、健忘、肌肉關節痛等症狀。慢性疲勞症候群最大的徵狀是持續的、無法解釋的疲勞,時間可能持續長達6個月或是更久,患者可能有喉嚨痛、頭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身體和精神活動都會加劇疲勞,而且疲勞感會持續超過24小時,即使在休息之後也沒有改善。史丹佛大學醫學中心的Jose G. Montoya表示,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臉部會有些微變化,在同1位患者身上,症狀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所以要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真的不容易。

  透過血液檢查和腦部掃描,都不能幫助確認病情,例如:患者可能有精神恍惚、頭痛、背部疼痛,甚至會有無法思考等症狀,但透過核磁共振檢查大腦卻都是正常的。另外,慢性疲勞症候群病情嚴重程度差異很大,有些人會有睡眠、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有些人則可能是對於洗澡或準備餐點等日常感到筋疲力盡。

  最近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們表示,從研究中發現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與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有關。女性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比例比男性高,或許是因為女性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比較高的關係。

  如果有上述症狀,且已經對社交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影響,但又分不清是單純疲勞還是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話,一定要就醫,請醫師診斷清楚,是否有其他因素導致疲勞,例如:體內鐵質太少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雖然目前尚未確定治療方法,但用藥物治療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因此,目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根本原因。

相關推薦

台灣代表隊在此次東京奧運賽事上表現亮眼,從開賽至今已奪得2金4銀5銅,奪牌數創下歷屆奧運新高。行政院長發言人羅秉成指出,政府體育預算已從2016的80億,大幅提升至134億。台灣舉全國之力今天才能有亮麗成績,面對激烈競爭,無論我國選手是輸是贏,都能戰現最好風格與態度,選手們對國家高度認同更是令人感動...

閱讀詳情 »

鷄籠中元祭傳承至今邁入第167年,基隆市文化局今(5)日舉辦「2021辛丑雞籠中元祭」線上記者會,宣布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即將正式登場,雖然因應疫情影響縮小規模,重要祭典科儀採線上直播,不過文化局也特別設計中元限定「平安爆好運爆米花」,歡迎民眾在家裡邊吃爆米花邊參與中元祭。記者會現場由今年開燈放彩開幕劇...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5輪預約,今日上午10時至8月7日中午12時止開放預約接種。另外,媒體人周玉蔻今日上午在廣播節目爆料,今天台灣本土確診「好像是個位數」。指揮中心今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將說明最新疫情和防疫作為。「COVID-19疫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