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心肌梗塞急診增近8成

  可別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會罹患心肌梗塞,醫師警告,國內心肌梗塞已有年輕化的趨勢,體重過重、膽固醇偏高、糖尿病等患者,或有家族史的民眾,都是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務必做好體重管理、規律用藥。

  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美綾指出,冬天是心肌梗塞好發季節,不過今年屬於暖冬,卻有多名年輕人因胸痛而就診,光是去年11月就收治3名24到35歲年紀不等的心肌梗塞年輕患者,提醒年輕人也應注意膽固醇、糖尿病、三酸甘油脂指數與家族史,避免猝死。

  3位病人中,35歲謝先生忙於經商,應酬飲食不正常,且抽菸成癮,先前曾胸部悶痛多日,稍走一下就很喘、很悶,但他認為自己還年輕,忍忍就過去,直到去年11月前後再次出現胸部悶痛,讓太太硬拖著就醫,急診檢查後發現,3條冠狀動脈已有2條百分百阻塞,但病人卻無感,聽到確診為心肌梗塞時還相當驚訝。

  謝先生的住院抽血報告「滿江紅」,膽固醇、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脂都遠遠高過正常值,高血脂(膽固醇總量243、三酸甘油脂769)、糖尿病(糖化血色素10.1)、血壓也偏高,但他卻以為自己很正常。

  另一位湯先生則是糖尿病第1型病人,長期追蹤治療4年,因胸痛就醫,經抽血、X光、心電圖檢查診斷,確認冠狀動脈左前血管中段阻塞,馬上住院做心導管,令人訝異的是,他年僅24歲。

  陳美綾表示,年輕型心肌梗塞患者必必須進一步了解其家族史,如果父母、祖父母輩等人也有年輕發生心肌梗塞病史,就更應注意基因遺傳的可能性。

  衛生福利部統計證實,近10年,35歲到54歲的急診就診人口中,心肌梗塞發生率增加近8成,膽固醇、高血糖或家族病史都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即使是年輕人,如果出現胸悶胸痛、運動走路會喘,就應至心臟科,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確診病因。

相關推薦

大專校院將於9月中下旬開學,教育部今日公布110學年度防疫指引,實體授課方面,必須符合室內80人以下、固定座位、佩戴口罩、上課期間禁止飲食等條件,否則採線上授課;課程以外之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則為室內80人、室外300人,若超額須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教育部今日發新聞稿表示,因應國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從事科技業年輕男性,因為牙齒一直沒有出現大問題,加上工作忙碌一直沒有到牙醫診所定期檢查,直到有一天牙痛到受不了,才臨時掛號求診。檢查發現原來是牙齒斷裂,同時發現蛀牙率很高,醫師最後規劃出完整治療計畫,不但解決疼痛,還同時恢復咬合功能和美觀,透過舒眠植牙減緩病人對於...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新北幼兒園聚群事件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9/7)表示,如果新北疫情未能控制,不排除全國重新升級至三級警戒。 PTT網友對此熱議,稱「機師又解套了 偉哉DPP」、「講得自己好像是局外人」、「又是全台陪新北坐牢了」、「幼稚園扛起來」。 而陳時中直接定調「新北疫...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新北幼兒園群聚擴大,目前感染源仍不明,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天(9/7)在臉書表示,最無助的是25到45歲的年輕父母小家庭,因這個年齡層父母,很多根本還沒輪到第一劑疫苗,而他們的小孩可能都是12歲以下,也無法施打疫苗,「這個才可怕」。 游淑慧說,這樣的家庭最弱勢,幾乎是毫無防護力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