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懷孕期間如何安全地做運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懷孕期間除了散步之外,到底可不可以做些其他的運動呢? 運動對胎兒會不會造成傷害? 相信這些都是準媽媽們的疑問 : 一方面想要有強健的身體孕育胎兒,一方面又怕對胎兒會有不當影響。其實,準媽媽做運動有很多好處,但要注意避免高強度訓練。

每週活動2個半小時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的運動可以保護後代免於成長後的肥胖。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顧問產科顧問兼發言人Daghni Rajasingam博士表示,準媽媽做運動有很多好處,包括維持體重、改善睡眠和情緒、幫助分娩更順利以及降低高血壓。根據運動的難易度和舒適度,建議孕婦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每次至少10分鐘。Rajasingam博士還建議可以尋求醫生的意見,特別是有健康問題的孕婦。

懷孕期間如何安全地做運動

留心自己身體的反應

英國國民健保署建議盡可能地保持正常的日常活動,只要不會感到不舒服。Rajasingam博士說,孕婦應該避免任何會過度呼吸的運動。從事個人教練服務的Charlie Launder建議 :「孕婦應該更多傾聽自己身體的反應,並只做適合自己體能的事情。休息很重要,因為你可能無法做到像過去一樣的運動強度或時間長度了。」

以低衝擊運動為主

英國國民健保署表示,孕婦應該避免跆拳道或柔道等運動,並謹慎評估騎馬、體操和騎自行車等有摔倒風險的活動。雖然孕婦不應該害怕活動,但是懷孕期間不用執著於高強度訓練或新的運動模式。當然,孕期能夠安全地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都是因人而異,因此,請務必尋求醫生的建議。

加強日常肢體活動

不僅每次懷孕的狀況都不同,每一天身體的感覺也完全不同。在懷孕期間關節會變得較為鬆弛,身體重心也會發生變化,這表示孕期可能更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扭傷等情形,建議可加入腹部鍛煉來加強腹部肌肉,這可能有助於緩解背疼痛 ; 骨盆運動也很重要,有助於生產順利。

不要與其他孕婦做比較

有些孕婦會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鍛煉過程,目的可能是為了「讓孕婦們有信心去健身房」,但請千萬不要全部照單全收。如果要開始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或游泳,Daghni Rajasingam博士建議一週三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

ReferenceFive ways to exercise safely while pregnant

相關推薦

愛滋病檢查安全性行為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萬人感染。 ...

閱讀詳情 »

一看到電腦或手機螢幕就頭昏腦脹-「藍光螢幕暈眩症」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疾管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海外台灣人紛紛回台避疫,反而造成國內確診案例大爆發,本周短短幾天就衝上最新135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全球旅遊疫情一口氣全部升至第三級警告,國人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出國旅遊。陳時中更說,大家要忍一忍,否...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確診案例爆增,今(20)日最新數字已累計達135例,引發關注的是,其中不少全是年輕人,與先前全球COVID-19病例集中發生在中高齡、慢性病人的印象大不相同,難不成代表警戒族群有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該現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