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懷孕期間如何安全地做運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懷孕期間除了散步之外,到底可不可以做些其他的運動呢? 運動對胎兒會不會造成傷害? 相信這些都是準媽媽們的疑問 : 一方面想要有強健的身體孕育胎兒,一方面又怕對胎兒會有不當影響。其實,準媽媽做運動有很多好處,但要注意避免高強度訓練。

每週活動2個半小時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的運動可以保護後代免於成長後的肥胖。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顧問產科顧問兼發言人Daghni Rajasingam博士表示,準媽媽做運動有很多好處,包括維持體重、改善睡眠和情緒、幫助分娩更順利以及降低高血壓。根據運動的難易度和舒適度,建議孕婦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每次至少10分鐘。Rajasingam博士還建議可以尋求醫生的意見,特別是有健康問題的孕婦。

懷孕期間如何安全地做運動

留心自己身體的反應

英國國民健保署建議盡可能地保持正常的日常活動,只要不會感到不舒服。Rajasingam博士說,孕婦應該避免任何會過度呼吸的運動。從事個人教練服務的Charlie Launder建議 :「孕婦應該更多傾聽自己身體的反應,並只做適合自己體能的事情。休息很重要,因為你可能無法做到像過去一樣的運動強度或時間長度了。」

以低衝擊運動為主

英國國民健保署表示,孕婦應該避免跆拳道或柔道等運動,並謹慎評估騎馬、體操和騎自行車等有摔倒風險的活動。雖然孕婦不應該害怕活動,但是懷孕期間不用執著於高強度訓練或新的運動模式。當然,孕期能夠安全地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都是因人而異,因此,請務必尋求醫生的建議。

加強日常肢體活動

不僅每次懷孕的狀況都不同,每一天身體的感覺也完全不同。在懷孕期間關節會變得較為鬆弛,身體重心也會發生變化,這表示孕期可能更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扭傷等情形,建議可加入腹部鍛煉來加強腹部肌肉,這可能有助於緩解背疼痛 ; 骨盆運動也很重要,有助於生產順利。

不要與其他孕婦做比較

有些孕婦會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鍛煉過程,目的可能是為了「讓孕婦們有信心去健身房」,但請千萬不要全部照單全收。如果要開始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或游泳,Daghni Rajasingam博士建議一週三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

ReferenceFive ways to exercise safely while pregnant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飯配手機,吃得慢又滿桌亂糟糟;坐車若不看平板影片就情緒失控。上述情景已經成為不少現代父母每天都得面臨的育兒考驗,忙碌的家長面對孩子的要求或吵鬧,該怎麼辦?國健署今(8)日就發表特別編製的《手機還我 孩子不哭》手冊,邀集專家針對家長最常碰到的情境傳授正確、創意且有效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喉嚨卡卡,卻遍尋不到異物,75歲的陳先生,過去好幾個月來都感覺到喉嚨卡卡的,原本認為是很久之前吃到的魚刺仍卡在裡面,但醫師用內視鏡左查右找怎麼也找不到陳先生口中的那一根魚刺,卻在左側舌根發現腫塊,手術切片證實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症分期已經是口咽癌第四期了。 收治病...

閱讀詳情 »

▲醫療團隊取下的黏液瘤。而黏液瘤最常像葡萄一樣長在左右心房中間的隔板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紀輕輕,突然半邊肢體動彈不得,22歲陳小姐日前就面臨如此恐怖的經歷,夜裡突然驚覺自己無法動彈,全靠男友迅速把她扛上車送急診,原來竟是因為心臟黏液瘤一口氣導致腦部、雙腿等多處栓塞,台北榮總出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正念」(mindfulness)是防止憂鬱、焦慮復發的有效療法,廣泛地運用在心理、職場、教育等各種不同領域。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過去三年期間,在門診開設過五梯次的「正念認知治療團體」,成員參加完正念團體後憂鬱、焦慮症狀獲得顯著改善,生活品質也顯著提升。有鑑於此,草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