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留愛在人間 你簽署器捐同意書了嗎?

留愛在人間 你簽署器捐同意書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接受器官移植 移植者分享重生喜悅

為配合國家政策推廣器官捐贈,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每年都會深入到捐贈者家中做遺眷關懷、家訪,且透過電話關懷和病友會,陪伴捐贈者家屬,一位捐贈者家屬楊阿美,先生因腦部大動脈出血,加上患有血友病,術後血流不止,醫師宣告放棄急救,為完成先生器官捐贈心願,順利捐出心臟、肝臟、兩枚腎臟、兩枚眼角膜。

大林慈濟器捐宣導 移植者到場感恩

大林慈濟醫院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吸引353人填問卷,54人簽署器官捐贈,其中一位曾接受屍肝移植的病患白素珍,內心充滿感恩,因罹患B型肝炎多年,曾經因拼命工作多次肝昏迷,所幸57歲時順利獲贈肝臟移植重生,非常感謝各界幫忙,自己現在才能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經驗。

活體移植成效佳 術後五年存活率高

至今年七月底器官暨組織捐贈共有32例,活腎移植為6例,屍腎移植為30例,活肝移植共10例,屍肝移植共為17例;大林慈濟醫院移植中心主任尹文耀指出,從90年起院內就成為最早執行多重器官捐贈與移植手術醫院,98年更積極發展活體移植手術,以目前治療,術後五年患者存活率達到全國平均,尤其活體移植成效佳。

器捐人數不足 仍全民共同響應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106年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有9153人,本年度接受大愛器官及組織移植的人卻只有437人,而本年度同意器官捐贈總計11976人;陳金城副院長表示,統計顯示,能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占少數,即使簽屬器官捐贈同意書的人數增加,但還是有多數患者仍在等待適合器官。

1人捐贈救回8位病患 鼓勵民眾留愛人間

臨床上,因許多患者和家屬都把移植視為最後一個選擇,也因此最艱難的並非克服手術風險,而是早期介入的觀念;尹文耀主任呼籲,1人捐贈,可以救回8位病患,且改善50人的生活品質,可望透過器官捐贈的宣導和推廣下,讓更多社會大眾了解器官捐贈,拋棄舊有觀念,提高捐贈風氣。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6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 圖片來源toutiao 下同)身體各部分都是相連的,哪怕是小小的指甲,都會是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一起來看下指甲變化帶來的健康「預警」吧!   白色斑點 胃腸不適,貧血,營養不良 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診是營養不良還是缺乏微量元素,然後在食物中補充相應營養。 有小凹窩 濕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智慧報導)一名50歲的男性水電工吳先生,多年前因手部關節腫痛就醫,原以為是工作引起的筋骨痠痛,吃一般消炎止痛藥卻無效,後來確診,竟是較少發生在男性身上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後續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雖可幫助控制病情,但他從小就懼怕打針,每次只要看到針頭就「皮皮剉」,所幸,醫師評估改...

閱讀詳情 »

鼻子位於臉部中央,最受人注意,是一個人的重要特徵。鼻腔為一頂窄底寬、前後徑大於左右徑的不規則狹長腔隙。前鼻孔與鼻腔之間的部分叫鼻前庭,鼻前庭覆蓋著皮膚,上面生長著許多長短不一的鼻毛,並富有皮脂腺和汗腺。 鼻子是呼吸的通道,人體每天吸入近1萬升空氣,鼻毛就是呼吸道的第一關。當人呼吸時空氣通過鼻腔,空...

閱讀詳情 »

相信經常用電腦的朋友們經常會有一種“手,不是手”的感覺,那可能是因為你的手變成了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 這可怎麼辦呢?讓我們來讀一讀下面的文章吧! 1、常用滑鼠的人需要預防和治療,不僅僅可以通過保持正確的坐姿或是變換滑鼠位置來得到緩解,恰當地穴位按摩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