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多年 他痛苦抓破皮膚只求好眠

異位性皮膚炎多年 他痛苦抓破皮膚只求好眠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有位三十多歲的小林,受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纏身多年,範圍幾乎覆蓋全身,伴隨嚴重紅腫和皮屑病灶,睡覺時一動就其癢無比,甚至為了止癢,故意抓破皮膚才得以讓疼痛替代癢感不適;2年來,他幾乎沒好好睡過覺,嚴重的外在皮膚症狀也讓他備受異樣眼光,悲觀到覺得自己不是常人,備受歧視也是理所當然。

夏日炎熱汗直流 異位性皮膚炎難斷根

進入夏季,濕熱的天氣,容易流汗對皮膚造成刺激,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病情惡化的夢魘。坊間常誤解只有小朋友才會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但根據統計,台灣20到59歲的成年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實高達20萬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因為病患本身的過敏體質,加上皮膚屏障保護力較一般人弱,加上各種外在過敏源刺激造成免疫不正常活化,結果皮膚炎狀況反反覆覆,難以根治。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賴柏如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第一個可以用外用藥膏減少皮膚的發炎,但若面對中重度的患者,皮疹面積至少超過20%到30%,較難每天大範圍擦藥者,就會用口服免疫調節的藥物,或是照光治療,來調節病患身體跟皮膚免疫不正常的活化,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

新型單株抗體面世 抑制免疫不正常活化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國外已有新型單株抗體生物製劑,透過抑制免疫不正常活化,有效治療成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情。賴柏如醫師說,新型單株抗體專一地抑制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的特定因子,並不會抑制其他免疫系統,所以少有副作用產生,是一個相對安全,且較有效的治療藥物。

新藥需自費 勤擦汗漬降刺激可緩解病情

目前台灣已引進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藥,但患者需自費,每月價格約5萬元。醫師表示,國外發表的新藥治療成效報告優良,未來健保給付有望。要減輕病情,除了勤擦低刺激乳液,每2到3小時,可以用濕毛巾擦拭皮膚,再以乾毛巾吸乾水分,減少汗漬帶來的刺激,除去惡化因子,降低癢感,也能減緩病情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8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幫媽媽舒緩媽媽手   媽媽,您辛苦了 「媽媽手」最容易發生在生產過後的婦女,因為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或反覆用力過度所引起的症狀,比方說:洗衣服、扭毛巾等。另一個會導致媽媽手的原因是ㄧ些準媽媽們因懷孕未期賀爾蒙的改變,滑囊及關節本身就容易產生輕微的炎症反應,此時,只要稍有施力不當,如抱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許多人都知道久坐傷身,想避免久坐傷身,就要找機會多活動筋骨。國外一項發表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的研究發現,超過65歲女性只要在久坐時間中抽10分鐘快走,比起單純散散步,心血管疾病風險更能大幅下降。 運動量增強 才能發揮保健效果 研究作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大腸癌連續9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過去轉移性患者5年存活率不到1成,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大腸癌治療方式相當多元,晚期患者使用標靶搭配化療,存活率已大幅提升。中國醫藥大學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晚期大腸癌患者使用全人類單株抗體的上皮細胞生長因子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抗克雷伯氏肺炎桿菌」被稱為超級細菌,連最後一線抗生素克痢黴素(colistin)都無效!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具抗藥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帶有mgrB及crrB基因突變,有助未來研發新藥。 台大、北榮攜手研究 台大醫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針對26株「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