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新型外用藥膏讓治療不再「類」

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新型外用藥膏讓治療不再「類」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年約30歲科技業男性,自小即為過敏體質,每當運動完流汗皮膚總會紅、腫、養難耐,一直以為是汗疹,直到國中時期發現每到季節變換,或接觸到灰塵、塵螨時症狀都會加重,才確診輕度異位性皮膚炎。而在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之下,又陸續出現胃痙攣、額頭皮膚變薄等惱人副作用,使他曾經自行斷然停藥,卻反陷入反覆發作、皮膚搔癢的輪迴中,直到開始新一代外用藥膏之後,才協助降低副作用對生活的影響。

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新型外用藥膏讓治療不再「類」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邱先生長期使用類固醇出現額頭皮膚變薄情形

類固醇成效佳 可惜治療順從性不佳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疾病,病人終其一生必須與疾病為伍,但研究卻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八週後,只有三成病友持續用藥。

臺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醫師指出,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是導致多數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治療順從性不佳的主因,而一份跨國研究指出,採用類固醇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而引發的類固醇恐懼症,台灣位居世界第三。部分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後,可能造成皮膚變薄或萎縮等副作用,也會進而讓其他病友或照顧者感到不安,而這樣的恐懼,有高機率讓病友擅自停藥或減藥,不利病情控制。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則表示,多年前醫師要為兒子開立類固醇類藥物時,雖進行了詳細衛教,但仍讓身為媽媽的她卻步,在「接受治療」與「面對副作用」之間拉扯。丁淑敏秘書長說,甚至有病友在經歷類固醇副作用後拒絕擦藥,並採用民俗療法,反而讓異位性皮膚炎失控。因此,協會也持續致力於推廣疾病衛教與用藥認知,也相當期待能有可以安心長期治療的新武器。

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新型外用藥膏讓治療不再「類」

▲臺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醫師分享,睽違二十年才出現的新型非類固醇外用藥膏PDE-4抑制劑,成為輕中度異膚患者長期治療新選擇。

暌違二十年 外用藥膏終於有新選擇

傳統非類固醇的外用藥膏雖可降低長期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但同時也有療效較差,可能引起皮膚灼熱或搔癢等副作用。隨著醫學進步,對免疫機制研究越來越透徹,也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是起因於體內免疫功能失調,以及先天皮膚屏障異常。患者皮膚當中的磷酸二酯酶-4(PDE-4)若過度活化,將導致發炎物質產生,導致患者陷入「發癢、搔抓、皮膚發炎」的惡性循環。因此,抑制異位性皮膚炎的免疫路徑,成為當前的治療趨勢。

在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在今年核准了非類固醇外用藥膏PDE-4抑制劑,可適用於年齡3個月以上的輕度及中度患者,而最新的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也指出,研究證實,經過28天治療後可改善發炎程度,也有機會讓皮疹消退,達到長期且安全治療的功能。

提升醫病溝通 兼顧治療安全性及有效性

要如何才能避免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呢?臺大醫院小兒部特聘教授江伯倫指出,第一步要做好「治療性衛教」,在診間落實疾病教育,提高病人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正確認知,讓病友了解如何避免刺激物和過敏原,也持續強調治療配合度對於疾病控制的幫助,病友治療順從性提高了,也能幫助改善疾病的嚴重程度。

朱家瑜醫師與江伯倫醫師也共同對病友信心喊話,隨著新治療武器的加入,相信可改善治療成效,因此,建議對類固醇類藥物耐受性不佳、或是擔心使用類固醇類藥物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在考量治療安全性與有效性之下,可與醫師討論更合適的新型非類固醇治療藥物,提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擦屁股追求「衛生紙全白」才乾淨 小心肛門搔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穆先生,其叔叔近期被診斷出腎臟癌第三期、表哥罹患淋巴癌,家族三代中高達6名親友罹患癌症,家族中多人因癌症過世,他深怕「癌症基因」波及下一代,趕緊帶著5歲兒做基因檢測。日前美國女星安潔莉娜裘莉,接受基因檢測得知帶有BRCA1突變基因,繼切除乳房後又再動刀切除卵巢。開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最近氣溫飆高,又遇清明掃墓的季節;台中一名90歲洪姓老翁,家族掃墓從來不缺席,上週日掃墓時,突然發生疑似中暑休克情形,家人先做簡單的處置(躺平、鬆開衣物皮帶、喝水),旋即送至急診室,經醫師檢查後,確認是中暑。 收治病例的急診室主任吳肇鑫醫師表示,當人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為什麼努力少吃,還是一直變胖?」現年35歲的王小姐,在短短的三年內體重從標準的50公斤,爆增至90公斤,而腹部也莫名腫大,如同青蛙肚,身體也出現像是姙娠紋,不僅如此,還月經失調,患有糖尿病,求診家醫科、腹產科等,皆查不出病因,後求助新陳代謝內分泌科才發現患有罕病!收治...

閱讀詳情 »

現在腳氣,腳臭在中國有30%以上的患者,也是最常見的皮膚病,腳臭主要是汗腺分泌物與細菌結合產生的一種臭味,下面給大家介紹幾項偏方治療腳氣,腳臭的偏方。 (一)白蘿蔔去腳臭 白蘿蔔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火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覆洗腳,連洗數次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