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生活不正常 小心療效打折扣

異位性皮膚炎生活不正常 小心療效打折扣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每當季節交替之際,症狀頻出,常見症狀包含發癢、紅腫、脫屑,尤其氣溫過冷或下雨天潮濕,會讓肌膚發癢更加明顯。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除了打針、吃藥和擦藥外,日常生活若不正常,療效也會大打折扣。

全天癢不停 痛苦指數最高點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許先生表示,從小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常全身發癢,渾身都不舒服。「小時候過敏症狀集中在手腳,青春期後就整個蔓延到全身。」之前他擔任工程師時,因為皮膚搔癢、長時間淺眠,甚至還因睡眠不足,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讓精神更差,上班的效率都被影響。

「身為中重度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發癢、發紅、脫屑、紅疹,有時候甚至流組織液等。」許先生分享,他尤其對於奶製品的食物,過敏發作的機率更頻繁,只要吃了蛋糕、巧克力等高糖分飲食或是奶製品,就加重病情。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傳統有三防線

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法,目前有三線治療。朱家瑜解釋,第一線是乳液、保濕劑、外用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藥物;第二線則是免疫抑制劑藥膏、口服或注射類固醇、照光治療;第三線為口服或注射免疫調節劑等。

朱家瑜指出,全身性免疫調節藥物是化合藥物,長期使用若不慎,可能會導致肝、腎異常、白血球下降、掉頭髮等副作用。另外,第一線和第二線藥物對於中重度患者,治療表現較不理想。因此,對於傳統療法,像許先生這些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實效果不佳。

中重度患者控制不佳 生物製劑可改善

目前剛引進台灣的生物製劑藥物,讓長期備受皮膚炎困擾的許先生獲得不錯效果。研究顯示,近半數中重度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紅腫面積跟嚴重程度約改善75%。

只是目前健保尚未給付這款藥劑,所以生物製劑需自費,所費不貲。朱家瑜建議,中重度患者,病徵佔體表面積10%以上,EASI濕疹嚴重分數16分以上,使用傳統類固醇藥膏和吃藥效果仍不好,可以考慮選擇生物製劑。

「第一次施打必須打兩針,接著隔兩週就必須打一針。」朱家瑜建議,至少注射4個月至半年,再評估狀況。因為藥物是自費,因此患者可考量自身經濟因素評估是否需要自費治療。但是國外研究建議持續注射,德國已有患者連續注射5年。常見副作用是施打部位較疼痛,另外是眼睛過敏比率會增加,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本身就常眼睛過敏。

患者生活作息須正常 以免影響病情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是多發性因素,環境中的黴菌、塵蟎、貓狗毛外,與患者情緒壓力、天氣轉變都有關係。朱家瑜提醒,所以患者如果常熬夜、有考試、求職壓力大、與男女朋友分手、親友吵架,春天天氣變化不穩定,都會讓病情惡化。他強調,若患者只吃藥、打針,但食衣住行卻沒有控制,療效仍會大打折扣。

【延伸閱讀】大腿抽脂竟凹陷 音波搶救「橘皮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9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許多考量健康需求或愛美的民眾,常會透過減重追求苗條身材,但有些人選擇以斷食法或一天僅吃一餐的方式,雖減重效果快,小心長期下來恐怕引起身體反彈;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李舒晴指出,其實可以透過中醫幫助減重,雖較緩慢,但不傷身也不容易復胖。 不管是斷食法或一天一餐等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上次因中颱蘇迪勒颱風來襲造成多戶停電,衛福部豐原醫院有兩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家中氧氣機停擺造成缺氧緊急就醫,好險都無性命危險;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江俊士指出,部分居家自我照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都需要仰賴氧氣機輔助呼吸,一旦斷電就可能無法運作,危及患者生命。 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29歲的洪小姐,近半年來只要在較熱的環境,就容易全身發作膨疹、發癢,而且褲帶、內衣肩帶、襪子鬆緊帶等皮膚受壓的部分也會出現紅色膨疹,嚴重時會有眼腫、唇腫的情形,頻率約每2到3天發作一次。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王瑜婷表示,這類症狀被稱為「蕁麻疹」,在台灣的盛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68歲的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值為215~320mg/Dl,醫師和營養師討論後建議患者訂購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患者擔心自己吃不慣醫院伙食,決定自己準備飲食,但也因此造成血糖忽高忽低難以控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主任歐陽鍾美表示,良好的營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