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乳癌來襲 家族成員需要做BRCA基因篩檢嗎?

當乳癌來襲 家族成員需要做BRCA基因篩檢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如果家族成員中有人罹患乳癌,你會怎麼辨?臨床上,就有一位王媽媽因為罹患三陰性乳癌,她不但去做BRCA基因篩檢,她的妹妹以及女兒也去做了基因檢測;結果證實,王媽媽以及她妹妹和女兒都同樣具有BRCA基因突變。醫師指出,這家人雖然罹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但是,以正面態度積極的做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一樣能享受快樂的人生!

BRCA基因突變高危險群即適合做篩檢

收治這位王媽媽的耕莘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陳燕麟表示,王媽媽是因為罹患雙側三陰性乳癌住院,由於三陰性乳癌是BRCA基因突變的高危險群,因而進行了此項基因篩檢;至於BRCA基因突變的高危險群還包括小於45歲罹患乳癌、小於50歲罹患乳癌且家族中有人罹患乳癌或胰臟癌或攝護腺癌、小於60歲罹患三陰性乳癌、罹患卵巢癌、男性罹患乳癌、罹患胰臟癌或攝護腺癌,且家族中有人罹患乳癌、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

基因突變可區分為體細胞突變和生殖系突變

癌症的發生往往有很多因素,陳燕麟醫師指出,以基因突變而言,可區分為體細胞突變(Somatic mutation)和生殖系突變(Germline mutation)。體細胞突變是接觸到環境中不同的致癌物、汙染源等等所造成的突變;生殖系突變則是會遺傳給下一代,最著名的就是BRCA基因突變,這樣的患者因為比一般人先天就多了一個癌症相關基因突變,後天又繼續接觸到環境中不同的致癌物、汙染源等等,也就導致癌症發生機率比一般人高,最常好發於女性乳癌與卵巢癌,男性胰臟癌與攝護腺癌,發生年齡也比一般人年輕。

經由口水即可檢驗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

陳燕麟醫師進一步指出,生殖系突變因為會遺傳,並且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分子醫學基因檢測,就可以提供家族成員評估罹癌風險,並能及早做預防。至於篩檢方式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已由傳統抽血取得DNA,發展到刮取口腔黏膜,或甚至是可經由口水即可檢驗,藉由次世代定序儀,可以使得基因檢測更為方便且快速,而且可以篩檢多達二十多個相關基因,其中以BRCA1和BRCA2最知名。

檢驗結果陽性要更積極的訂定追蹤檢查計畫

如果檢測癌症遺傳基因結果皆為陰性,並不代表不會罹患癌症!陳燕麟醫師強調,基因檢測結果為陰性,只是罹患癌症的風險與一般人一樣;如果檢測癌症遺傳基因結果為陽性,則是要更積極的訂定未來追蹤檢查計畫,包括定期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與乳房核磁共振檢查、卵巢超音波檢查;另外,如果想要和安潔莉娜裘莉一樣,採取預防性乳房切除或卵巢切除手術,則應該要與醫師詳細討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做運動訓練,真的要做到又酸又痛才有效?一不小心會釀成「筋膜過度使用症候群」,簡單來說,如果整天做同一件事、反覆使用,像是:媽媽手、網球手等等都屬於筋膜過度使用。而身體的肌纖維,就像條橡皮筋,一旦過度拉扯,就可能就會嚴重酸痛。TVBS 56台《健康2.0》告訴您潛伏在我們生活中的危機。 每天都在做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葉門微生物學暨分子生物學博士Fathiah Zakham專研細菌抗藥性研究,她近日獲得Gro Brundtland Award(格羅.布倫特蘭獎)的肯定,近日來台領獎,並進行學術交流。她說,她的國家正在內戰,家鄉的建築、機場遭戰火摧毀,為了來台灣,必須繞道,選擇安全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會控糖嗎?首先要看懂食品標示!糖友必須嚴格監控血糖,以防病情惡化,但多數糖友不知如何著手。為此,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安排營養師帶領糖友至賣場進行購物體驗課程,學習如何閱讀食品標示。 8成糖友不看食品標示 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紀玉秋表示,為提升糖尿病照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8歲老先生,罹患青光眼數十年,加上白內障、眼瞼下垂,視力更差到無法使用智慧型手機與孫子傳訊;就醫轉介至視覺復健特別門診,醫師建議,改善閱讀環境、調整手機光度,適時以濾光眼鏡輔助,如今能夠輕鬆閱讀、與孫子傳訊,也不怕過度使用傷眼。 視覺復健特別門診 輔導低視能患者 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