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當心中風找上門,這5種族群要小心~~養成良好習慣是關鍵!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心中風找上門,這5種族群要小心~~養成良好習慣是關鍵!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話一說出口,只見年邁的男主人立刻倒下,造成一陣驚慌失措,這樣的戲碼,時常在本土劇中出現。不過,看似荒謬的劇情,還真的有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之中。

 

中風的2種類型

當心中風找上門,這5種族群要小心~~養成良好習慣是關鍵!

臺中榮民總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陳柏霖指出,中風可分為以下2種類型:

1.出血性中風:因血腫壓迫到腦部組織,造成腦損傷、扭曲,此類型的中風約占20%,分為腦實質內出血與腦實質外出血,較常有頭痛或嘔吐等症狀。

2.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為主要類型,占了80%之高。由於部分腦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導致血管栓塞等連鎖反應,如果超過5分鐘以上沒有暢通,即有可能使腦組織停止運作,受到嚴重的損傷,導致周圍功能障礙與壞死,好發於秋冬季節變換之際,不緊急處理會有殘障或死亡的風險。

 

5種人要小心

當心中風找上門,這5種族群要小心~~養成良好習慣是關鍵!

那麼,引起中風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與生活習慣或者各種慢性病,是否有絕對的關聯性呢?陳柏霖醫師表示,下列5種人屬於高危險群,應該多加注意:

1.高血壓:當血壓過高,會促使血管內壁受損,當低密度的膽固醇過於堆積,就會引起血管栓塞,加速血管硬化,造成血管阻塞或腦出血的危機。陳柏霖醫師說,在「三高」裡面,以高血壓的威脅性最高,根據數據顯示,高血壓者罹患中風的機率,比其他人高了3至5倍之多。

2.高血脂:高血脂會提高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導致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更加狹窄,當血管壁斑塊掉落,即會形成血栓子,擴大了腦中風的機率。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壁較常人易增厚、硬化,故會導致血管阻塞與斑塊剝落,誘發中風。

4.各類心臟疾病:隨著年紀增長,若伴隨著其他慢性病,就更容易產生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的問題,若有心臟瓣膜相關疾病,容易形成血栓,提高中風風險,且患病機率是常人的5至17倍。

5.吸菸:長期吸菸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引起發炎反應提高動脈粥狀硬化的機率,研究證實,吸菸者罹患中風的機率,為不吸菸者的3倍。

 

陳柏霖醫師提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平常盡量不要熬夜,避免失眠、焦慮的情況產生;慢性病者要注意飲食與作息,多吃蔬菜水果,維持適量的運動,杜絕中風找上門。

 

【延伸閱讀】

糖尿病惹的禍,視力差、腦中風!

一天一粒阿斯匹靈,預防心肌梗塞?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疫情期間,學生線上遠距教學,家長還得在旁緊盯孩子學習狀況,上班族需WFH居家辦公視訊會議,一整天待在家裡,不停盯著手機和電腦螢幕、追劇、看電視、網購等活動,比平常使用3C產品時間更長,導致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機會增加,久坐不動減少活動,讓眼睛緊繃又酸澀、肩頸僵硬疼痛。 (圖/業者提供) 因疫情升溫,在不...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新冠肺炎防疫警戒也降至二級逾2周,內政部役政署宣布要恢復役男徵召,但不少役男都尚未施打疫苗,深怕入營後與同袍密集相處恐會染疫,紛紛向民代求助。今8/17衛福部長陳時中被問到這個問題,坦白表示「目前並未規畫役男施打疫苗」,會再與國防部、內政部商討。 雖然台灣已改制為募兵制,但役男...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8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個案及14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個案分佈新北市、台北市均2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例本土病例(其中2例為居家隔離期間陽性者),為3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發病日均為8月1...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近日國內有印尼移工對AZ疫苗成分有疑慮,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強調,AZ、莫德納、BNT、高端製程均無使用豬細胞,且AZ、莫德納、BNT等COVID-19疫苗均符合清真認證(Halal),請大家放心。陳時中今日表示,目前我國同意專案輸入或製造(EUA)之COVID-19疫苗均不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