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鋅! 吃太多鋅會增加感染風險

當鋅! 吃太多鋅會增加感染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許多人都認為,鋅(Zinc)是一種很好的營養元素、多多益善,國外卻有研究顯示,飲食中攝取過多鋅,很可能增加「困難梭狀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風險。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

吃太多鋅 困難梭狀桿菌感染風險上升

醫院院內感染當中,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很常發現,研究學者認為,從研究結果來看,無論是不是住院患者,只要攝取大量的鋅,困難梭狀桿菌感染風險可能都會上升。

研究作者美國范德堡大學病理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授艾瑞克․史加爾表示,知道自己吃進甚麼東西、將哪些東西加諸身體,非常重要。只有那些飲食營養真正缺乏的人,才需要吃綜合維他命、營養補充品。

高劑量的鋅 改變腸道生態平衡

研究團隊發現,當攝取高劑量的鋅,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生態系統,作用原理與抗生素療法相似,而這是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的重要風險因子。研究作者也擔心吃綜合維他命可能帶來一些感染風險,特別是住院患者,或正在服用抗生素的患者,這些族群若同時攝取鋅營養補充品,更容易面臨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的威脅。

史加爾指出,對於這些患者,應該要多注意他們飲食中的鋅攝取量,其他微量元素或許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成年男性每日鋅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成年女性每日鋅建議攝取量則為12毫克,18歲以上成年人建議每日鋅攝取量不要超過35毫克。

困難梭狀桿菌感染 日漸普遍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署(CDC)資料,在美國,一年大約有五十萬人感染困難梭狀桿菌,這種感染症會引起腹瀉症狀,或造成大腸發炎、產生致命危險。在台灣,成大醫院團隊曾針對住院患者做過研究,結果發現,住院患者出現困難梭狀桿菌感染機率為每十萬名患者有42.6人,住加護病房的患者,更容易產生感染,每十萬人就有110.6人感染困難梭狀桿菌。在這項美國研究當中,研究作者認為,近幾年來,美國沒有住院的民眾、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出現困難梭狀桿菌比率越來越高,這項研究結果或可解釋部分原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2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複雜,且具有一定風險,傳統上病患在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前,得先接受高劑量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恐有很高毒性,因此治療上僅限於年輕患者。成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李欣學醫師表示,隨著近年來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進步,年齡已不再是阻礙,不僅捐贈來源多樣,且支持性照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南報導】35歲張先生為工廠作業員,上班勞累,還需輪夜班,下班後倒頭就睡,幾乎沒有時間運動,且有抽菸習慣,加上飲食習慣欠佳,將含糖紅茶當成白開水,每天至少飲用一兩杯700c.c.紅茶。日前體重莫名下降,合併口渴、多尿,就醫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首例本土傷寒出現!今(9)日衛福部疾管署公布,1名居住中部的10多歲國中女性,2月出現發燒與腹瀉等不適症狀就醫,曾住院治療完後出院返家,未料症狀持續再度就醫,歷經1個月採檢確診傷寒桿菌陽性,目前仍在住院治療,初判目前正是諾羅病毒流行季節,可能增加醫師診斷困難。 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正處於數十年來非常嚴重的乾旱,許多水庫蓄水量僅約10%,台南白河水庫則已經完全沒水,氣象局預測未來2周仍然是東北季風影響為主,要舒緩旱象杯水車薪。衛福部疾管署提醒,如果面臨停水,善用儲備水與稀釋漂白水。 疾管署提醒該洗手就洗手 水龍頭維持小水量少量肥皂就好 疾管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