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下塑身新指標 醫美科技挽救「重」災戶

疫情下塑身新指標 醫美科技挽救「重」災戶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許多民眾當心多人群聚在室內密閉空間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健身房」也默默成為疫情高風險禁區。但在少出門、少運動的情況下,身材管理可就相當不易,局部性脂肪囤積讓疫情持續延燒的同時,也成了民眾其二擔心的困擾。

減少外出活動宅在家中做防疫,不少民眾以「美食」做為生活調劑,無形中也讓身材逐漸走樣。擔心去健身房有感染風險的民眾,進而轉為借助醫美科技雕塑身材,開業醫美診所翁書賢院長表示,非侵入式的減脂療程,等同進健身房一次運動的時間,且不須狼狽運動爆汗,同樣可針對想要加強雕塑的部位進行曲線雕塑,成為疫情下體態雕塑的新選擇。


疫情下塑身新指標 醫美科技挽救「重」災戶

超音波減脂 腹部、臀部也能「塑」

翁書賢醫師指出,近期門診詢問曲線雕塑比例增高,其中以腹部、臀部較多,主要因防疫期間飽足一餐後足不出戶,運動量大幅減少脂肪囤積得快,因此在脂肪易囤積部位外觀上的變化相對格外明顯。醫師進一步說明,非侵入式減脂正是藉由高能量的聚焦超音波(HIFU)對脂肪組織進行加熱,其結合接觸式冷卻探頭,以聚焦超音波高溫熱能引發脂肪細胞凋亡,而肌膚表面透過具有恆溫5℃冷卻系統的治療探頭,能在施打時冰鎮表皮,避免肌膚表皮產生熱傷害,遭受破壞的脂肪細胞最後會經由人體自然代謝排出體外,進而達到局部脂肪減少的效果。此外,藉由熱效應的原理,可有效幫助刺激膠原蛋白組織新生重組,進而促使肌膚緊實,讓雕塑曲線能夠更加有感。

防疫少出門 悶在家也要動一動

醫師最後提醒,防疫期間少出門,悶在家也要適時讓身體動一動,適度的伸展或肌力運動,避免長時間久坐少動疫情過後身材大走山,除此之外,維持規律的運動,也能提升自主健康免疫力有效戰役。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 醫美產業逆勢增長原因揭密

高CP值肌膚保養之道 擦保養品、醫美治療雙管齊下

遠離石頭奶,義乳材質再進化 高仿真隆乳這樣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許多老年人在中風、嚴重關節炎或跌倒受傷等疾病而失去行動能力。曾經喜歡的活動現在都做不了,但是行動不便並不意味著美好時光已結束。根據《DailyCaring》,為幫助老年人找到有興趣的事物,你可以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準備9項有趣的精彩活動,提振他們的心情並與世界保持聯繫。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1)日舉辦「讓健康與我們同在一起」110年度公費流感疫苗開打記者會,邀請衛生福利部薛瑞元次長、疾病管制署周志浩署長、莊人祥副署長、防疫大使譚艾珍與女兒歐陽靖及孫子新醬一家三代一同出席,並由周署長、譚艾珍與孫子新醬於現場率先施打,共同呼籲符合公費對象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肢體淋巴水腫主要是因嚴重外傷、組織感染、手術或癌症放射治療後,或先天不明原因所導致,患者會因淋巴回流受阻變慢,導致淋巴液堆積促使肢體產生腫脹。臺中榮總整形外科賴志昇醫師指出,除了肢體腫脹,患者也會感到沉重感、偶而疼痛感等症狀,甚至有可能埋下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若出現變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國內2年沒有流感與侵襲性肺炎鏈球疫情,今年秋冬恐怕會有一波反撲,今(1)日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2年沒有流感疫情,如果身體抗體下降比較快,較容易受到病毒侵襲,應趕快施打流感疫苗。 周志浩表示,以往每年都有流感疫情,身體受到病毒刺激會讓體內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