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宅家暴食半年,糖尿病上身...營養師傳授「救命飲食」3祕訣

疫情宅家暴食半年,糖尿病上身...營養師傳授「救命飲食」3祕訣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

新冠肺炎疫情,不論高峰或趨緩,民眾待在家的時間,都比疫情出現前還要更長。待在家裡,很多民眾是吃吃喝喝,也有民眾誤以為日日加餐加量,強身還能提升免疫力,結果大吃半年以後,竟然變瘦還出現頭暈、想吐、視力模糊等糖尿病症狀。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洪泊儒表示,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多半沒有自覺,通常在例行健康檢查、驗血時才被診斷。

當身體出現糖尿病常見的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症狀時,通常檢驗出的血糖,已超標正常值「100mg/dl」許多。
疫情宅家暴食半年,糖尿病上身...營養師傳授「救命飲食」3祕訣

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免費成人健檢洪泊儒建議民眾,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身體的警訊。

例如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提供40歲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檢查,其中就包含血糖檢測。

洪泊儒認為,早期發現危險因子、降低罹患疾病的機率,以利早期治療並防止疾病惡化,平時更要多留意身體變化,例如視力模糊、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容易倦怠,都可能和糖尿病相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疫情宅家暴食半年,糖尿病上身...營養師傳授「救命飲食」3祕訣

飲食祕訣:全穀雜糧、少油脂、600~800大卡便當營養科主任李佩霓認為,飲食是影響血糖變化最大的因素,正確的飲食控制不是少吃就好,而是選擇吃、適量吃,建議以適量全穀雜糧為正餐,如糙米飯、地瓜飯、麥片及薏仁等富含纖維質的未精製榖類,搭配瘦肉、魚肉、蛋或豆腐的蛋白質,可增加飽足感及延緩餐後血糖上升。

為減少過多油脂熱量攝取,也可將主餐中的炸雞腿,改以滷雞腿代替。【推薦閱讀:糖尿病食譜-亞洲糖尿病患專屬 醬燒板豆腐

疫情宅家暴食半年,糖尿病上身...營養師傳授「救命飲食」3祕訣

李佩霓主任提醒,一杯240ml的果汁約需2至3份的水果量才能製成,因此即使是自榨果汁,不加糖也會攝取過多糖份,建議將一杯果汁改為一份水果,一份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一天限2份以內,若糖尿病友無法控制想喝果汁的慾望,可自榨一份水果加入蔬菜製成蔬果汁現打現喝,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功用,並補充攝取不足的蔬果量。 

外食族應依照活動量選擇便當,高活動量可選擇800大卡以內的便當,低活動量者選擇600大卡以內較為合適,避免攝取過多的醣份與油脂,讓營養攝取更加均衡,也可透過營養諮詢評估身體狀況與營養攝取。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台北報導 台塑生醫投入防疫商機,7月1日捐贈彰化縣政府與宜蘭縣政府,約市價6百多萬元的抗原快篩各5千劑、抗菌噴霧各5千瓶,現今台塑生醫也啟動家用快篩臨床試驗,以7月下旬為目標送件申請許可。 台塑生醫新冠病毒抗體免疫檢驗試劑 ( 圖 台塑生醫提供 ) 自從本土疫情爆發以來,市場對於...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桃竹苗報導】 針對網傳「自110年6月28日起健保看診次數超過30次,病患要自費看診」訊息,健保署今(7/4)日晚間發文澄清指出,這是不實消息!健保署北區業務組表示,健保署並無「限制民眾就醫次數,超過就不會支付健保費用給醫院」這項規定,也沒有在110年6月28日起實施,請民眾安心就醫,...

閱讀詳情 »

  雲林縣農業局長吳芳銘 【記者魏思霖/雲林報導】   今年至今入夏,已是梅雨季史上第2熱,未來一週嚴防高溫熱浪,外出注意防曬及防中暑。   今天北部的最高溫約在37度左右,全台氣溫約在35-36度。東南部有焚風發生機率。宜蘭縣、台東縣及澎湖縣紫外線為紫色「危險級」,其...

閱讀詳情 »

COVID-19疫情不斷延燒,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近來新北確診數逐漸受到控制,是否「微解封」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新北市長侯友宜透露,他一定會跟市民並肩作戰,「期待7月12日能讓民眾的期待成真」。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現在還是在警戒三級當中,疫情雖然穩定控制,但還是要一步一腳印,努力往好的結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