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往下卻不敢再喊「社區清零」 陳時中改當烏鴉:沒樂觀本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262例的本土個案,已經是連日下降,今日的校正回歸本土個案更首度跌破百例,只剩65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親口宣布將不再公布校正回歸,但這是否能視為疫情好轉了?下一步有望+0嗎?陳時中一改過去清零政策,強調現在是要控制疫情,沒有放鬆的本錢。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所有本土個案有327例,仍以新北市16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87例,桃園市23例,彰化縣12例,台中市10例,基隆市8例,宜蘭縣5例,嘉義縣4例,花蓮縣、台東縣各3例,苗栗縣2例,台南市、澎湖縣、高雄市及新竹縣各1例。

進一步分析,其中253例有雙北活動史,其餘縣市74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55例已知感染源,18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被問到下一步是否把目標指向「社區清零」時,陳時中態度一反過去,僅強調「社區清零」當然是很好,但是我們現在是要控制疫情,現在絕對沒有放鬆的本錢。

陳時中說,當然目前看來疫情看起來是有一些在緩步往下的情況,但沒有樂觀也沒有放鬆的本錢,他得一再強調,這是過去14天(指三級警戒實施以來)大家非常的緊縮過日子才能有這樣的成果,成果要靠公共衛生手段做得很完整才能持續,「病例越少,可控性才能越佳」,得持續努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指出,國內先前塞車的檢驗通報,主要是卡在檢驗結果已完成是陰性,但因為系統塞車而無法上傳者的部分,資訊人員已努力跟醫療院所接洽排除,目前只剩6437筆還需要繼續努力,預計這一二天就可以完成,因此校正回歸可望不再。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死亡高峰還沒脫離!3周已125死 驚爆有人意外溺死才採檢確診

【有影】開口讚郭董「送出來的案子很具體」 陳時中暗批有些人只喊聲沒動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晚婚晚孕已成趨勢,許多人都知道高齡產婦風險高,寶寶罹患唐氏症機率也較高,事實上,老男人當爸爸也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臺大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男性在父親生育第1胎時的年齡越大,則孩子受到精神病多基因遺傳風險就越高。 中華民國內政部資料顯示,近20幾年來男女生育年齡越來越晚,以女性為例,民國80年...

閱讀詳情 »

只要在網路輸入「大腸水療、咖啡灌腸」關鍵字,就會出現一連串資訊,其中不乏專業人士掛保證,部分所謂的養生機構也力推這些非醫療灌腸,號稱可以排毒、治療、長壽。醫師提醒,灌腸是1種侵入性的醫療行為,看似簡單,一旦出錯,潛藏致命危機。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樞鴻指出,灌腸是指將清水或生理食鹽水灌入...

閱讀詳情 »

全球即將面臨新一波5G超高速行動網路衝擊,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來說,除了電腦、電視,就連觸控式智慧型手機跟平板都與生活密不可分。但過度使用容易造成視力損害,「何時能讓孩子接觸3C產品」已成為家長的一大難題。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除了不該讓嬰幼兒接觸3C產品,就連青少年都應設定3C產品的使用界線,才...

閱讀詳情 »

現年50多歲的張先生邁入中年階段,身體機能大不如前,平時已懂得盡量管控飲食習慣,卻因難得春節圍爐心情大好,年節期間酒足飯飽、欲罷不能,還胖了一圈,孰料過完年卻引發嚴重眩暈症,緊急送醫治療。 頭暈的症狀在日常生活很常見,通常感覺頭腦昏昏,並不會伴隨噁心、嘔吐等;然而眩暈來襲時,會感到周遭事物景象天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