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最低的一天卻冒5死!驚見4人早已「解隔離」 背後死因曝光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儘管本土個案寫下這一波疫情以來的最低,但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都直言「今天死亡個案有點多」,值得注意的是,這新增5例死亡個案當中,有4人已達解除隔離,背後死因一一曝光。

今日新增5例死亡個案,分別為3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5月24日至6月13日,確診日介於6月2日至6月15日,死亡日介於8月13日至8月17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5例死亡個案其實都是在6月初到6月中確診,屬於2個多月的舊案,其中案8997的70多歲女性,本身有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病史,確診之後因為新冠肺炎出現肺纖維化,呼吸狀況一直不穩定,儘管已經達到解隔離條件,仍持續住院,最後於8月15日不治。

案9938的70多歲男性,則有大腸癌病史,7月13日就解除隔離並出院,沒想到因為大腸癌的關係,二度住院,8月14日即因癌症相關併發症病逝;案11531的70多歲男性,有慢性腎病,6月6日住院,7月30日解除隔離,但仍因敗血症等原因於8月14日死亡。

羅一鈞指出,案13278的60多歲男性,曾接受腎臟移植,在移植手術後因為排斥問題一直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確診之後,雖已在8月2日解除隔離,仍於8月13日因為合併肺炎以及移植病況惡化關係不治。

附件1-8月19日新增死亡COVID-19確診個案表.pdf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百萬劑BNT最快中秋前送抵台? 陳時中「不否認」只說情形樂觀

台電群聚「溢出職場」 發病孕婦家中幼兒也確診!8/16還到幼兒園上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愛吃蔬菜,當心出現「腸漏」症狀!一名32歲女性,一直以來容易拉肚子,儘管腸胃篩檢並無發現異常,但進一步營養諮詢才發現,原來她不愛吃蔬菜,一周最多只吃約一個拳頭份量,不良飲食習慣嚴重缺乏植物纖維、植化素等營養素,難怪明明很瘦,四肢纖...

閱讀詳情 »

耳道奇癢、流分泌物又會耳鳴黴菌性外耳道炎作怪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

閱讀詳情 »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22年前擔任衛生署長時,創建了台灣的中央疾管局,近期他上《TVBS看板人物》接受方念華專訪,分享他人生歷程中的價值觀與選擇,以及他一路走來如何帶領國光生技團隊超前部屬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讓台灣人面對新冠病毒不再恐懼!主持人方念華表示從詹啟賢的人生故事,可以了解人的一生追求意義這件...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家就可以驗愛滋又來了!疾管署宣布今年5月再度推出「在家愛滋自我篩檢計畫」,民眾只要前往合作民間團體、衛生局(所)等362個實體服務點或26台自動服務機設置處,支付200元費用後取得篩檢試劑,在家就能愛滋篩檢。網路訂購超商取貨通路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