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懿珊表示,透過藥膏、照光、生物製劑等正規治療,配合健康生活型態,保持正常生活機率很高。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乾癬特別門診主治醫師廖澤源則呼籲,疫情期間若不控制乾癬,皮膚及新陳代謝症候群等共病都可能惡化,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的死亡率,一定要定期回診治療,並注意保護呼吸道。

乾癬不只皮膚病灶 要小心三高、心血管共病

廖澤源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全身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不只皮膚發炎,更會引發身體多種併發症,比如關節炎、眼睛葡萄膜炎,更可能合併新陳代謝症候群,包含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共病的死亡率。

劉懿珊醫師也強調,乾癬會引發導致關節疼痛、變形等的「乾癬性關節炎」,另外,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風險都會升高,應秉持抗全身發炎的健康生活型態,「不要酗酒、熬夜,多攝取地中海飲食的原型食物,有助降低發炎。」防疫期間,更應適度運動,避免肥胖等復發危險因子,做好完整的自我健康管理。   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疫情期間防止乾癬復發或惡化 避免COVID-19等病菌感染

COVID-19疫情期間,應積極防止乾癬復發或惡化。廖澤源醫師指出,感染是乾癬復發或惡化的危險因子,例如呼吸道感染可能引起乾癬全身大爆發或造成原有的乾癬病灶惡化,普通感冒、細菌性感染導致的腸胃炎也不能輕忽。醫師強調,感染COVID-19的患者有可能使乾癬惡化,患者應做好呼吸道防護。

針對乾癬惡化,廖澤源醫師提醒,皮膚病灶可能會更紅、更厚、更癢,角質化、脫屑更明顯,且皮膚病灶的發炎物質會隨血液循環影響內分泌、心血管、骨關節、眼睛等器官系統,共病恐更嚴重,出現血壓、血糖惡化、血脂上升,或關節更痛、不適、活動不靈活等現象。

正規治療助控制 生物製劑改善中重度乾癬

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控制乾癬的藥物治療取決於嚴重程度,廖澤源醫師說明,輕度乾癬可用外用藥膏治療;若患部面積過大,超過90%體表面積發紅脫屑,應考慮全身紫外線照光治療;若照光合併外用藥膏治療也無法有效控制,則需加入口服藥物,包含MTX(methotrexate)、環孢黴素(cyclosporine)等免疫抑制劑或A酸,不過需定期抽血監測白血球、肝腎功能、電解值、血脂等數值;當上述療法都無法控制病情時,建議向健保申請特效藥生物製劑。

劉懿珊醫師說明,乾癬是全身性發炎反應,生物製劑屬於新式、精準的治療,能直接抑制發炎的上游訊號,包含抗腫瘤壞死因子、抗介白素,如IL-17抑制劑、IL-23抑制劑等,大部分患者約可改善達75%以上,近幾年中重度乾癬都會以生物製劑治療為主。

不過生物製劑治療後,因免疫力降低,劉懿珊醫師提醒,少數患者可能比較容易有感染的副作用,治療前會檢測肝炎、肺結核等感染情況。廖澤源醫師則說,使用生物製劑的病人,無論COVID-19、其他病毒等感染風險都較高,出入公共場所應特別保護呼吸道。

乾癬患者可打COVID-19疫苗嗎?

劉懿珊醫師提到,乾癬患者如果要打COVID-19疫苗,無論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皆應監測血球數值、肝腎功能,若正常且沒有發燒,是可以打疫苗的。

不過,劉懿珊醫師建議,生物製劑與疫苗應間隔兩週,以免當發生發燒等不良反應事件時,分不清是疫苗或生物製劑所致。

廖澤源醫師分享,疫情期間很多患者依舊定期施打生物製劑,乾癬控制良好,也不用擔心延誤COVID-19疫苗接種,但須做好呼吸道保護、個人清潔衛生。

疫情間 規律服藥、回診不中斷

針對疫情時期,劉懿珊主任說,對於乾癬病患不會只針對單一病灶,而是採全面性關照,包含皮膚、心血管、三高、免疫系統的定期檢查;透過照光、外用藥膏等治療,都可以維持正常皮膚外觀,而生物製劑藥效快,結合患者健康生活型態,可以很快達到治療指標的進步,保持正常生活機率很高。

廖澤源醫師也呼籲,如果疫情期間不控制乾癬,皮膚和共病都可能惡化,影響全身健康,比如動脈硬化的情形惡化,會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和腦中風的死亡率,所以一定要定期回診接受規律治療。

【延伸閱讀】

頭皮屑洗不完?臉紅如酒醉 醫師治療、保養乾癬有一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5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王經理因心臟疾病長期固定在心臟科門診追蹤,這一年多來因為疫情的關係,認真洗手、戴口罩,有任何聚會想辦法推辭不出席,唯恐自己不小心染疫,心臟會不會受到影響,每次定期回診不斷詢問醫師,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需要留意的。 新竹台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劉聖甫醫師表示,目前尚未有統計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偏頭痛的困擾嗎?一名46歲黃小姐,長年來飽受偏頭痛困擾,每月幾乎發作2至3次,常服用止痛藥緩解,但近來必須加重劑量才能控制,就醫檢查後,經醫師採以抑鈣基因相關胜肽為標靶的拮抗劑治療,且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共12個月,目前雖疼痛偶而發作,但嚴重程度及疼痛時間明顯減少,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且第三級警戒延長,許多長者無法外出活動,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特別與健身老師共同設計4組7分鐘「活力健肺操」,讓肺阻塞病人在家只要一把堅固的椅子、一小空間就可持續斷練肺活量,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暨臺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教授表示,7分鐘「活力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