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治療利多!健保納「高氧治療」 放寬「超人姿勢」

新冠治療利多!健保納「高氧治療」 放寬「超人姿勢」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為因應治療COVID-19(新冠肺炎)個案所需,國際經驗及實證上顯示「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及「俯臥式擺位」(Awake prone)為具效益之治療方式,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只要防疫所需,健保一定會積極配合解決,將新增「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申報代碼,並放寬「體位引流」申報次數限制,COVID-19之治療費用會由政府公務預算支應。

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 避免COVID-19病人插管

相較於傳統氧氣治療,HFNC可提供病人相對穩定且精準控制溫濕度的高濃度氧氣,並減少空氣逸散,且依國際經驗及實證上顯示可避免COVID-19病人插管,減少呼吸器使用。健保署已依相關專科醫學會建議,循新增診療項目流程辦理徵詢專業意見,於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前,因應COVID-19疫情需要,健保署新增本項申報代碼,支付1,745點/每日,支持醫院提供確診病人高效益的治療方式,降低重症比率,提升病人治癒率。

放寬「超人姿勢」申報 降高濃度氧氣的肺損傷後遺症

至於俗稱「超人姿勢」的俯臥式擺位,可以增加肺部擴張、減少肺部和心臟的壓迫,促進氧氣交換效率,減少病人呼吸器、氧氣使用時間,降低高濃度氧氣的肺損傷後遺症。健保署表示,「體位引流」為現行健保給付項目,原規定每日申報二次,為因應COVID-19疫情所需,重症病人須仰賴第一線醫護人員協助翻身、擺位,為回應照護所需人力負擔,健保署放寬本項目之申報次數限制,全力支援醫院照護病人。

COVID-19個案治療讓醫事人員承受高風險及高壓力,健保署感謝全體醫事人員的努力,凡是因應疫情所需,健保署都會積極解決,透過各種靈活彈性方式調整,全力支援醫院防疫。

【延伸閱讀】

乾眼危機!居家辦公遠距上課 關鍵「黏蛋白」缺乏怎辦?

雙眼模糊、背痛癱瘓 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喝飲料會去冰嗎?台灣手搖杯飲料店林立,客製化甜度、冰塊量等貼心服務,更讓不少民眾每天都要喝上一杯。不過,專家強調,喝白開水最好、飲料要少喝;若要喝飲料應選擇去冰、無糖,才不會有害健康。 微糖飲料有10顆方糖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2歲的蔡醫師,曾任多年專業的急診室醫師,這幾年在梧棲區經營一家診所。1月19日上午八點多開始的早安門診看診沒有多久,蔡醫師在休息室突然倒下,診所護理師發現蔡醫師竟然已呈現猝死狀態(無意識、無呼吸),還好蔡醫師平日即常常指導護理師急救的正確方法,所以護理師立即給予蔡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19歲女大學生,連五天來都感到肚子疼痛,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右下腹有一顆如葡萄柚大小的巨大腫瘤,推測為卵黃囊腫瘤;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黃思誠指出,因屬於惡性卵巢癌,和家屬討論後,決定保留患者子宮,開刀切除右側卵巢和輸卵管等,病理切片檢查為卵巢癌第三期,目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80歲的林奶奶近年來常常忘記自己把東西放在哪裡、煮菜忘記加鹽、忘記關瓦斯、沒有關水龍頭,有次外出種田竟然忘了回家的路,在警察幫助下才順利回家。這兩週突然性情大變,懷疑老伴外遇,整天與老公吵架,弄得家裡雞飛狗跳,家人將林奶奶帶到神經內科門診,才發現她原來是得到了阿茲海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