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生活下的數位醫療 思覺失調症病友在家也能回診!

疫情生活下的數位醫療 思覺失調症病友在家也能回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新冠疫情期間,思覺失調症患者仍要穩定回診!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司法精神科主任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表示,許多病患擔心搭乘交通有染疫的可能性,減少來院看病的次數。為了不因疫情中斷治療,現在醫療單位實施電話、視訊診療或遠端心理諮商來降低衝擊,同時搭配長效針劑治療,可以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穩定控制病情,鼓勵患者穩定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透過電話、視訊診療 病友不出門也能回診

疫情生活下的數位醫療對策,許多醫院、診所陸續推出電話、視訊診療及遠端心理諮商。李俊宏主任表示,以往遠距醫療多針對離島偏鄉或是特殊需求,現因應疫情,放寬遠距醫療的照護對象及模式,讓病友不用出門也能回診。預約後可以Line、FB、電話進行看診,並進行身分審查,個案必須截圖,並清楚核對身份資料,免於冒名頂替的問題。

若是以電話問診者,李俊宏主任提到,可將照片傳至信箱確認身份;若以上都有困難者,沒辦法通過認證,再於領藥時確認身分。近年法規有調整遠距諮商辦法,個案在醫師處方之下,經安排進行遠距諮商,個案可透過網路與心理師一對一來做心理治療。除非有特別需求或藥物順從不佳,仍可以維持居家治療,至病患家中做訪視。

他也分享國外去年封城作法,思覺失調症患者因而降低人際互動,其實對病情不利,因此也提供虛擬實境讓病人參與,更有現實感。

目前觀察數位醫療的成效不錯,減少來院暴露感染的風險,提高服務滿意度及接受度,只是取藥受到限制。李俊宏主任分享去年美國的包裹郵件系統,可以直接將藥物寄到患者家中,但國內法規限制較不同,還是得回到醫院取藥。

思覺失調症自行停藥 復發風險高達八成

現行思覺失調症病人之臨床用藥方式,包含口服與注射藥物,但病人經常因為要每天吃藥,藥物順從性低,經常發生中斷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甚至自傷、傷人的情況。李俊宏主任指出,停藥的風險是可能復發,「根據研究統計,停藥一年,復發的風險可以高達七八成以上。」

如果發作次數越多次、時間越長,將導致腦部細胞凋亡,影響腦部功能包含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推理等功能,衍伸疾病控制更加困難,甚至需加重藥物劑量來控制疾病,進而會出現自殺、暴力、攻擊行為、決策受到症狀干擾,影響經濟生活等問題。

新一代長效針劑 降低疾病復發機會

為了提升病人服藥順從性,可透過施打長效針劑協助穩定病情。李俊宏主任表示,民眾對長效針劑有誤解,認為療效不佳,新一代的長效針劑相對於舊型的針劑或口服藥效果,在保護腦部功能方面較好,減少副作用。有些患者並非不願意服藥,只是可能因為病情忘記吃藥,而現已有一個月或數個月施打一次的新型長效針劑,可減少不服藥所導致的復發機率,且國外研究,對於初次發作個案,初期使用可穩定病情、及早回到常規,保護功能會比沒有服藥來得更好。

鼓勵病人穩定就醫 呼籲社會多包容

新冠疫情期間,醫療不中斷,除了視訊診察、遠端諮商等,李俊宏主任指出,如果有困難還是可以來院治療。不過有部分患者因為受限於體質以口服藥物來治療,家屬多鼓勵患者來提高服藥的意願;而人際互動減少不利病患的病情,鼓勵透過遠端視訊設備來維持基本的社交,對於個案情緒能有改善。此外,家屬也可以協助個案在家中進行輕度運動等訓練,讓個案的生活作息較穩定。


【延伸閱讀】

40歲男常自言自語 竟是思覺失調症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每天到底該喝多少水?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同,所需的水分自然也不同,其他如運動量、居住地氣候等,也會改變個人需要的水分。不管如何,我們都該避免脫水,並且知曉自己應該喝多少水、保持水分充足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 水分,對總體健康狀況大有影響,畢竟人體有60%是由水組成。當體內水...

閱讀詳情 »

琺瑯質與癌症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曼哈頓和賓夕法尼亞州紐敦市設有診所的修復科牙醫喬治·基沃維茨說,在32年執業生涯中,他曾根據患者上前齒內表面琺瑯質受腐蝕的情況診斷出七例癌症和多個貪食症病例,還發現過甲基苯丙胺成癮症狀。他說,“我們稱之為'冰毒嘴',(嗑藥成癮的人)牙齒外...

閱讀詳情 »

腫瘤有惡性與良性之分,而晚期腫瘤多屬於惡性腫瘤,或者說已經成為癌症。專家提醒患者朋友,腫瘤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就能抓住救治的最佳時機,可大大增加治癒的希望。那麼怎麼才能最早的發現腫瘤幼苗呢? 留意身體的11種變化 1、黑痣的變化 隨時留意身體表面各部體的黑痣變化。 2、咳嗽痰變化 ...

閱讀詳情 »

1997年,前列腺癌;2003年,腎癌,右腎摘除;2003年,膀胱癌,手術,繼續治療。9次手術,長年化療,痛苦的漫長的治療路…… 一次次被病魔擊倒的老人,雖然面頰清瘦,但眼睛明亮,精神矍鑠。說起自己的癌症,劉偉武老人笑著說:“我都忘記我是癌症患者了。&rdqu...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