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突顯老年保健重要性 醫院提供多方整合醫療照護

疫情突顯老年保健重要性 醫院提供多方整合醫療照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全世界老年人口比例逐漸增加,老化的症狀,不只是抵抗力衰退,其他方面諸如體能、肌力、身體器官,或者是記憶力都可能因為老化而衰弱減退。尤其新冠肺炎(covid-19)襲捲全世界,更凸顯出高齡者身體保健的重要性,童綜合醫院中醫科蕭坤元醫師呼籲,老人家更應該注重身體保健,增強抵抗力,維護日常生活品質。

老年防衰弱特診 整合醫療照護
「老年防衰弱特診」中的心身科可提供記憶力退化、老人認知功能的評估與治療、失智症及相關情緒與睡眠障礙等診療服務;復健科則針對腰痠背痛、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其他復健或增生療法需求等適應症提拱治療;中醫科則給予各種痠痛、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更年期障礙、失智症、老年體質調理等提供診病治療;家醫科可進行長期慢性病的追蹤診療、慢性病的藥物整合等醫療服務。
老年人比例增加 醫療支出必提升

蕭坤元醫師表示,全世界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隨著年齡增長,長輩們難免會出現身體機能下降的狀況。隨著老化,老人家常有虛弱無力、體重減輕、肌肉萎縮、容易跌倒,甚至影響行動能力的狀況,與老年人退化相關疾病的醫療支出勢必會大幅提升。與老化有關的退化性疾患包括,肌少症、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新陳代謝疾患、失智症或認知障礙等。這些退化性症狀也會影響到生活品質,例如體質衰退容易罹患疾病或遭受感染、肌肉骨骼衰退使得身體活動受阻礙,認知功能的減退更是大大地影響日常生活。
蕭坤元醫師呼籲,鑒於此次疫情的啟發,老人家更應該注重身體保健,一方面增強抵抗力、另一方面則可以維護日常生活品質。為了滿足長輩們的保健需求,童綜合醫院在沙鹿院區特地推出「老年防衰弱特診」,囊括了復健科、心身科、中醫科、家醫科等,提供多面向的醫療照護,歡迎有需要的民眾多加利用。

【延伸閱讀】

新冠疫情趨緩...心血管疾病患者別大意 不規律服藥是大忌!

輕忽經血過多 櫃姐血崩昏倒險喪命!

眼睛挨15針無效? 「它」成糖友黃斑水腫治療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看病刷卡可繳費!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推出「醫指付行動支付App」,目前全台已有35家醫療機構,同時提供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繳費方式,民眾看病不用帶現金,也免耗時排隊繳費。5.5萬人次使用 女性最多根據統計,「醫指付行動支付App」今年上線以來,截至8月底,下載量達7.5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依照不同適應階段 提供早產兒父母各項協助隨著新生兒加護醫學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大為提升。但面對早產兒即將出院時,父母親往往是憂喜參半;喜的是,孩子終於渡過重重難關要回家,憂的是要自己面對隨之而來種種照顧問題。對此,奇美醫學中心認為,從早產兒寶寶出生開始,依屈服期、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除幽門桿菌,可有效預防消化性潰瘍及胃癌;台大跨國研究發現,近年抗生素使用量增加,造成幽門桿菌抗藥性上升,以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最明顯,也發現亞太各國的幽門桿菌抗藥性不盡相同,經由分析後,並進一步提供各國因地制宜的第一線治療藥物選擇。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現代人晚婚、高齡產子及人工受孕比例高,早產兒出生的比例也居高不下。為了呵護這些巴掌仙子,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連續13年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透過發展評估、醫師健檢和音樂律動等,希望藉由正向互助的力量,紓解早產兒家庭壓力,也讓早產孩童重拾自信,大步邁向新人生!定期追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