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6歲女頭痛就醫驚中風! 當心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26歲女頭痛就醫驚中風! 當心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26歲年輕女性,洗澡洗到一半突發性劇烈頭痛,呼吸急促,左側肢體完全無力,被送進急診室。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是罹患俗稱「煙霧病」,由於右側內頸動脈狹窄阻塞,微血管代償性地在狹窄處異常叢生如一團煙霧狀,無助血流的暢通,因而導致中風,這樣的病症醫學上稱為毛毛樣腦血管病,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慢性進行性腦血管閉塞疾病 影像呈煙霧狀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施信安表示,毛毛樣腦血管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腦血管閉塞疾病,主要原因是當內頸動脈出現狹窄與阻塞時,身體會啟動代償機轉,微血管會在狹窄與阻塞的缺血區代償性生長成一團異常的毛細血管,在影像檢查會呈現而形成如煙霧狀,所以也稱之為「煙霧病」。

致病因不明 9成為後天因素引起

毛毛樣腦血管病致病原因目前不明,目前研究有10 %和遺傳原因所導致,被稱之為原發性毛毛樣腦血管病;繼發性毛毛樣腦血管病90%為後天其他疾病所引發如: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幼年型糖尿病等,其他如腦外傷、使用口服避孕藥皆可能引發此病。

毛毛樣腦血管表現多樣 有2常見發生高峰期

施信安醫師指出,毛毛樣腦血管病臨床表現是多樣的,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和癲癇。常見好發年齡可分為兩個高峰,第一高峰約15歲以下的兒童,常在哭鬧、興奮、吹氣或過度換氣後發生單側偏癱或麻痹、癲癇、偏頭痛症狀,這是因為哭鬧等過度換氣時會引起體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導致血管收縮而引起腦部缺血的症狀;第二個高峰則是30到40歲的中年族群,常伴有突發性劇烈頭痛、偏癱、語言障礙、感覺認知障礙等症狀。

小孩也可能發生 出現偏癱、語言障礙快就醫

雖然毛毛樣腦血管疾病腦出血的症狀是成年人族群較多,但單以成年人症狀而言,仍是以腦梗塞的症狀多於腦出血。施信安醫師提醒,家中小孩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例如突發性的偏癱、語言及視力障礙,或者頭痛、癲癇發作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新冠疫情趨緩...心血管疾病患者別大意 不規律服藥是大忌!

輕忽經血過多 櫃姐血崩昏倒險喪命!

眼睛挨15針無效? 「它」成糖友黃斑水腫治療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健保準備金即將低於安全值,健保費率調漲勢在必行。全民健康保險會將於20日討論明年健保費率,試算資料提前曝光,共有醫界5.52%、付費者5.47%等版本,如以投保金額40,100計算,每月健保費從現行564元提高至664元,剛好多付100元。 我國健保於1995年開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藝人陳昇17日在臉書貼文指出,因例行健康檢查發現口腔有腫瘤,已做完手術休養中。欒醫師門診來了位年輕的夜班司機大哥,紅唇族的他有點感冒症狀,張嘴檢查發現,口腔黏膜顏色不對,也有看似潰爛很久的傷口,進行口腔黏膜篩檢確診為口腔癌。男性口腔癌 國內十大癌症第六位樂生療養院欒智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寒冷會讓肌肉痛?日本整形外科、美容外科醫師桐生有紀表示,冬天時如果氣溫降低,血管就會為了防止體溫下降而收縮,血液循環也會變得不佳,引起身體各個部位的疼痛。肌肉太僵硬 也容易肌肉疼痛桐生有紀也指出, 肌肉太僵硬壓迫到末梢神經也是引發疼痛的原因之一。特別是早晨肌肉溫度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雙鋼印口罩10月15日恢復部分徵用,目前不論實名制與市場供貨都充足的條件下,外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提案,計畫將實名制口罩由14天9片,提升至14天10片,出貨時也會由口罩業者包裝好,預計最快明年1月1日實施。 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確實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