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可及早發現肺癌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彰濱秀傳醫院醫療副院長隋善中雖無抽菸史,且長期保持運動習慣,但今年初,經由低劑量64切肺部電腦斷層檢查後,卻發現右上肺葉出現病變,手術治療後,證實為第一期肺腺癌,術後只需接受定期追蹤即可。

副院長隋善中不吸菸,也未有咳嗽等症狀,幸好經由64切肺部電腦斷層,才及時發現罹患肺腺癌;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柯志霖指出,低劑量64切肺部電腦斷層檢查,不需要打顯影劑,減少天然背景的輻射劑量,且對於早期肺癌的細微病變敏感度更高,雖目前仍需自費,但最好每1至2年檢查一次較為妥當。

醫師柯志霖進一步說明,治療肺癌上,早期手術必須在胸腔側面劃約20公分傷口,且須把肋骨剪斷,提高患者疼痛度,且術後恢復期也較久,但目前胸腔鏡發展,只有3至4個小傷口,降低手術對組織的傷害,且因影像擁有多方位視角,清除病灶更徹底。

肺癌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多數患者發現走路會喘、久咳不癒等症狀時,才發現罹患肺癌;柯志霖提醒,主要是因肺臟無神經分佈,長腫瘤也不會感覺疼痛,因此民眾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才能及早發現,即時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1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開始,醫師說我爸輕度失智,我們還不相信!沒想到,我爸越來越嚴重,以前的事情都還牢牢記著,剛發生的卻轉頭就忘!常反覆問我們一樣的問題,我們也變得有點不耐煩,事後又後悔對爸爸態度不好,感覺很不孝。」後續開始出現照顧分配問題、看護費用問題,兄弟姐妹間差點吵起來。新光吳火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疫情延燒,今(6)日再增14例本土個案,分布於桃園、高雄與新北等3縣市,其中13例屬於隔離期間陰轉陽個案,對於社區威脅不大。另1例新案(案19244)則與高雄港群聚事件有關。 桃園新增7例本土個案,皆為亞旭電腦傳播鏈所衍生。桃園市府稍早公布案19029、1907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寒假期間學生快樂出遊也要注意自身交通安全!一名20歲劉姓男大生,騎車時後輪打滑自撞電線桿,造成顏面及下顎骨嚴重受損;緊急送至急診,由口腔顎面外科收治,生命徵象穩定,透過3D模擬技術及醫療3D列印輔助,重建劉同學下顎。劉同學說:「看不出來有動過將近一天一夜的手術,原本一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孩子突然昏倒了」,是兒童掛急診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突然短暫失去意識及肌肉張力,又在短時間內自行恢復的症狀,就稱為昏厥。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朱彥儒說明,昏厥在兒童和成人都是非常常見的症狀,據統計約有15%的人在18歲以前至少經歷過一次昏厥。孩子發生昏厥,除了會引起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