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要命影響浮現!全台1萬名癌篩陽性者 沒進醫院做大腸鏡確診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負面衝擊好要命!國健署今(1)日公布統計數字顯示,受到疫情影響,讓今年糞便潛血檢查發現陽性警訊的民眾,到醫院接受大腸鏡確診的意願大減,與2019年同期相比,進行大腸鏡確診率下降約1成,目前初估約1萬名篩檢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恐讓罹患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增加6成4。

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國內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從2006年攀升以來,已連續12年發生人數都盤踞10大癌症之首,2017年約有1萬6千人罹患大腸癌。

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分析數字透露的警訊,每一年國人接受大腸鏡篩檢人數約為130多萬人,平均而言,光上半年人次就約有70萬,但今年上半年卻只來了50多萬人,明顯比去年同期大減。

影響所及,吳昭軍說,早期大腸癌無症狀,唯有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才是自保之道,且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者,建議及早做「大腸鏡確診」,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及治療;因為依據研究資料顯示,若篩檢為陽性未接受大腸鏡確診,則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增加6成4。

國健署強調,根據2018年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分析資料顯示,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越低。提醒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先前篩檢陽性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者,仍應把握確診時間,否則越晚確診,相對罹癌風險會增加,特別是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罹患大腸癌風險更高達2.8倍。

國內有多達8成8的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因此,目前國健署補助50歲以上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9成。國健署提醒,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透過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罕見!「胃血管髮夾彎闖進肺」惹禍 害她咳血十年好不了

突然間失語、肢體無力…中風? 一檢查竟是乳癌復發腦冒8公分腫瘤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這一波本土疫情好不容易稍緩,今(2)日卻驚爆台北市環南市場的市場專案一夜翻盤,篩檢2000多人結果爆出多達41確診,讓中央緊急出手介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午不但親赴環南市場,宣布與台北市成立聯合前進指揮所,下令5點緊急事項,「環南市場相關活動人員暫勿...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韓羽婕 程子奕/台北報導 彰化市火車站前的防疫旅館發生大火,釀成4死悲劇,包括有英勇救火的消防員殉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日表示非常遺憾,也強調目前防疫旅館設置之前都會再做一次安全檢查,也訂有救災的指引,指揮中心已要求「這一塊一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際大藥廠的「戒菸藥」驚傳含有恐提高致癌風險的不純物!食藥署今(2)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訊息,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製造的「戒必適膜衣錠」因為發生部分批號藥品不純物含量超過自訂規格,而這不純物屬於動物實驗有致癌風險的亞硝胺類,包括0.5毫克及1毫克包裝共有60萬顆必...

閱讀詳情 »

台灣的夏季不僅炎熱,同時也很潮濕,加上工作時間長,往往鞋子一穿就是一整天,在炎熱,潮濕的天氣下,腳部又悶整天,很可能會出現所謂香港腳的狀況,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表示香港腳正確的名稱是足癬,會叫香港腳是因為當初英國人到香港時,因為香港比起氣候乾燥的英國更潮濕且悶熱,士兵們的腳紛紛出現足癬,所以就被英國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