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降級民眾選擇前往山上避暑 注意虎頭蜂窩避免攻擊

疫情降級民眾選擇前往山上避暑 注意虎頭蜂窩避免攻擊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舒緩,許多民眾選擇遠離塵囂上山避暑,虎頭蜂常見於山區或人類較少活動地區進行築巢,每年夏季也是捕蜂通報案件最多季節,5至7月已摘除3653個蜂巢,常見於樹上、住家屋簷、冷氣氣外機、櫃子底下等,新北市政府動保處呼籲民眾如發現蜂巢切勿自行摘除,應馬上通報,將立即派員到場摘除,見有警戒蜂應迅速往回走,一旦被螫傷須立即致電119盡速就醫,以免產生過敏性休克。


日前民眾通報在住家附近散步,突然遭到黑腹虎頭蜂襲擊,幸有熱心鄰居協助送醫,才順利脫離險境。動保處接獲民眾通報,派員至現場巡查,發現路樹上方有蜂巢,隨即拉起封鎖線,提醒來往民眾注意並改道,並選擇人潮稀少時段將蜂巢摘除。動保處呼籲,目前為虎頭蜂築巢季節,應留意周遭是否有蜂環繞,一旦見有2至3隻警戒蜂迎面而來,應盡速後退離開,避免遭群蜂攻擊


虎頭蜂分類非常多種,最常在樹枝上築巢為黑腹虎頭蜂,每年3月至4月會將巢築於接近地面的土穴,5至6月族群龐大後會遷移到約10公尺高的樹上,築巢速度非常快,只要數個月就能造出如藍球般大小的巢,由原本球狀漸呈橢圓長形,巢房高達4萬多個,冬天時蜂群會分散至地底過冬。其習性凶猛,受到騷擾會攻擊任何移動對象,是台灣最兇猛虎頭蜂之一。


捕蜂達人陳耀基表示,如不小心引起蜂攻擊,立刻朝反向迅速逃離,盡量壓低身體並遮掩身上裸露部位,並不要大動作驅趕。若是多人一起遭遇,應朝反向分散逃離,遠離現場直至蜂群停止追擊。遭遇蜂螫不得輕忽危險,應立即通報119盡速送醫。


動保處表示,新北市捕蜂案件1年約9千多件,颱風數量少時蜂巢相對增多,民眾進入山區或郊區,應著長袖衣物與帽子,盡量減少皮膚露出,可使用含DEET防蚊液防蜂,若不幸被蜂螫傷,應當場躺平,先將可見之螫針以指甲或卡片小心去除,注意不要擠壓毒囊,抬高被螫處並冰敷緩解疼痛。為防止急性休克症狀。應致電119盡速就醫,發現蜂巢立即撥打1999或直接連絡動保處02-2959-6353進行通報。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沙門氏菌室溫易存活 夏日急性腸胃炎嚴重恐併發敗血症
▸打疫苗前先搶購止痛藥備用 含乙醯胺酚成分不只普拿疼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都有下背痛的困擾,至於下背痛的成因不少,有人是因為肌腱發炎,也有人是因為腰椎關節退化導致;醫師指出,若確診為腰椎關節退化,可以用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來改善疼痛,除非病況嚴重才需要手術治療;所以,若是有相關疾病,千萬別隱忍疼痛,反而使心裡鬱卒! 神經阻斷術改善下背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桃園市自105年度推出醫療小管家「健康照護服務計畫」,今年度桃園市府續辦此項醫療福利政策,結合醫療體系、診所及社區藥局,針對設籍桃園市年滿65歲以上獨居老人、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疾病患者之家戶提供四大服務項目,包括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門住診轉診轉檢、慢性病照護、藥事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許多現代人飽受高血壓、各種生理疾病、身心疾病之苦,運用音樂、聲波力量,說不定可以幫助保養身體、洗滌身心靈。生命之樂律動、理療音樂演奏家吳慎教授表示,聲波是一種能量,可以影響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特別散發20-40赫茲聲波的音樂,更有助保養五臟、重大器官,並讓身心靈沉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電視兒童容易肥胖。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兒童每天看電視超過2小時,肥胖風險增加1.9倍,成果刊登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專家指出,兒童久坐看電視容易吃零食,尤其睡前看電視更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體型容易變肥胖。 學齡前兒童每天看電視92.7分鐘 國立體育大學與台北醫學大學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