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苗接種攻略 中醫師教你快速減輕不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苗接種攻略 中醫師教你快速減輕不適

隨著符合公費疫苗接種對象與類別陸續增加,疫苗開始大規模施打,由於注射疫苗後的副作用,讓很多民眾不知該不該接受疫苗施打,中醫表示,疫苗的副作用,例如疲倦、頭痛、肌肉痛、發冷、體溫偏高、發燒、關節痛,可以透過預先服用中藥藥液,來減輕身體不適的症狀。而施打疫苗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腫塊及搔癢的感覺,可以透過針灸來治療緩解,有效減低不適症狀。

飲用紫蘇加生薑煎煮藥液 有發汗效果、增加身體抵抗力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建議,將紫蘇加2-3片生薑一起用文火煎煮,煎煮時間為15-20分鐘,此藥液從施打疫苗的前一天開始服用,連續服用三天,一天喝一碗,可以減輕疫苗注射造成的發燒疼痛症狀。藥液有發汗的效果,可以增加身體抵抗力,對於打疫苗的免疫反應,造成身體不適的副作用,能減輕與緩解症狀。以中醫觀點來看,紫蘇植物的性味屬性為辛、溫,功效為能解表散寒、理氣消食、行氣和胃,故紫蘇能治感冒、咳嗽及姙娠嘔吐,而生薑能止嘔,這兩種植物平時都能食用,因此對身體不會有太強的不適感,於防疫期間飲用亦有養生的功效。

注射部位疼痛 可透過針灸治療緩解
施打疫苗後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腫塊及搔癢的症狀,可以透過針灸來治療,以減緩腫塊的疼痛和大小。若有喉嚨痛的症狀也可以用針灸來治療,透過從液門穴透中渚穴,治頭面五官的疾病,因為這是屬於三焦經的穴道。另外穴道本身的特性能清熱,可以治療發燒,常搭配三間穴治頭痛,在感冒時一起搭配使用效果更好。張育誠建議,施打前找中醫師診療,安排適合的治療方針及專業建議,以達到更好的自我保護效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疫情發威,消費者開始主動尋求增加保護力的食物或保健食品來降低風險。一項調查指出,44%保健品使用者開始新增攝取特定產品;營養師也觀察,最近有三種成分最搶手,分別是維他命C、大蒜精和接骨木莓,。 知名保健食品品牌你滋美得營養師劉立涵表示,防疫期間,更要重視內在保護力的...

閱讀詳情 »

最常見(且最有害)的經期迷思背後的真相 我們錯誤的教育要為關於月經極為常見的迷思負責,這些迷思讓我們對自己的荷爾蒙週期、自己的身體以及作為女性這件事情充滿負面感受,現在是時候來澄清事實了。   迷思一:PMS 就是經期的一部分 情緒波動、小腹悶脹、爆痘。我們被告知說這些經前症候群是正常的,...

閱讀詳情 »

台灣最具食育力的城市在哪?花蓮縣奪下全國冠軍、新北市屈居六都之末 台灣國人10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相關,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爆發後,飲食選擇對健康的影響更受全球重視。食育力等於國力,為了扭轉肥胖死的未來,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如何正確選擇食物,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不過,你住的城市,重視食育推廣嗎? ...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社團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影響國人生活嚴重,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預計至6月28日,新北市更是疫情高度熱區,尤以板橋區為重,有感於警察人員在此次疫情扮演重要的防疫角色,且因疫情嚴峻,防疫物資吃緊,每日消耗之醫療物資甚大,相關物資需求增加,為保護堅守於第一線崗位的員警,救國團新北市團委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