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苗接種攻略 中醫師教你快速減輕不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苗接種攻略 中醫師教你快速減輕不適

隨著符合公費疫苗接種對象與類別陸續增加,疫苗開始大規模施打,由於注射疫苗後的副作用,讓很多民眾不知該不該接受疫苗施打,中醫表示,疫苗的副作用,例如疲倦、頭痛、肌肉痛、發冷、體溫偏高、發燒、關節痛,可以透過預先服用中藥藥液,來減輕身體不適的症狀。而施打疫苗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腫塊及搔癢的感覺,可以透過針灸來治療緩解,有效減低不適症狀。

飲用紫蘇加生薑煎煮藥液 有發汗效果、增加身體抵抗力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建議,將紫蘇加2-3片生薑一起用文火煎煮,煎煮時間為15-20分鐘,此藥液從施打疫苗的前一天開始服用,連續服用三天,一天喝一碗,可以減輕疫苗注射造成的發燒疼痛症狀。藥液有發汗的效果,可以增加身體抵抗力,對於打疫苗的免疫反應,造成身體不適的副作用,能減輕與緩解症狀。以中醫觀點來看,紫蘇植物的性味屬性為辛、溫,功效為能解表散寒、理氣消食、行氣和胃,故紫蘇能治感冒、咳嗽及姙娠嘔吐,而生薑能止嘔,這兩種植物平時都能食用,因此對身體不會有太強的不適感,於防疫期間飲用亦有養生的功效。

注射部位疼痛 可透過針灸治療緩解
施打疫苗後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腫塊及搔癢的症狀,可以透過針灸來治療,以減緩腫塊的疼痛和大小。若有喉嚨痛的症狀也可以用針灸來治療,透過從液門穴透中渚穴,治頭面五官的疾病,因為這是屬於三焦經的穴道。另外穴道本身的特性能清熱,可以治療發燒,常搭配三間穴治頭痛,在感冒時一起搭配使用效果更好。張育誠建議,施打前找中醫師診療,安排適合的治療方針及專業建議,以達到更好的自我保護效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喬依絲編譯Photo Credit: Anelka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年紀愈大就愈擔心因為新陳代謝變差容易囤積脂肪而努力忌口,然而下列15種食物大家可以不用擔心,它們反而可以幫助燃燒體內脂肪,但仍要注意切勿過量,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

閱讀詳情 »

要健康就要動,要能享受生活更要有足夠的健康體能,良好的健康體能則來自於規律的運動習慣。美國心臟學會建議:一般人應從學校初期就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並力行到終身;每個人能夠從事中等強度的運動(如:快走、騎單車、做家事、健身操、太極、社交舞、桌球…等),每天至少30分鐘,每週宜有5-7天,對於不能勝任上述...

閱讀詳情 »

許多人都有吃壞肚子的經驗,其實,除了不潔的食物容易造成嘔吐腹瀉外,食物過敏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表示,食物過敏的症狀與嚴重度會因人而異,但目前醫學仍無法根治食物過敏,僅能盡量找出過敏食材並避免食用,才能減少不適症狀。  食物過敏是指飲食內容造成身體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常...

閱讀詳情 »

尿失禁是非常惱人的問題,不僅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嚴重甚至會影響社交意願與個人自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無意識的漏尿情況就可稱為尿失禁,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54歲以上女性約每4人就有一人有尿失禁的困擾,65歲更提高為每3人就有一人尿失禁問題。建議若有漏尿困擾應及早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