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疲倦嗎?獻給長期熬夜或失眠的朋友!

經常熬夜的朋友們,體內容易沉積各種各樣的毒素,容易出現皮膚變差、衰老加快等現象,嚴 ​​重者還可能導致一些列的疾病,如高血壓、中風、肝硬化、癌腫、肝炎、糖尿病等,這些都與體內器官、血液等所受到的各種污染毒害有關。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吃些什麼食物來幫助身體排毒呢?

疲倦嗎?獻給長期熬夜或失眠的朋友!

1、海帶:
  海帶中的褐藻膠有治療動脈硬化,阻止人體吸收鉛、鎘等重金屬和排除人體內的放射性毒素的作用。褐藻膠因含水率高,在腸內能形成凝膠狀物質,故有助於排除毒素物質,並可防止便秘和腸癌的發生。

疲倦嗎?獻給長期熬夜或失眠的朋友!
 
2、菌類食物:
  如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這些菌類含有豐富的硒。經常服用可降血壓、降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加體內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興奮骨髓造血功能及滑腸、潔血、解毒、增智等。

3、洋蔥:
  洋蔥能促進腸胃蠕動,加強消化能力,且含有豐富的硫,和蛋白質結合的情形最好,對肝臟特別有益,因此有助於排毒。煮一鍋以洋蔥為主的蔬菜湯,加入綠花椰菜、胡蘿蔔、芹菜等多種高纖水果蔬菜,能分解體內積累的毒素,有助排便。
 疲倦嗎?獻給長期熬夜或失眠的朋友!
4、綠豆:
  綠豆可解酒毒、野菌毒、砒霜毒、有機磷農藥毒、鉛毒、丹石毒、鼠藥毒等。中醫認為綠豆可解百毒,能幫助體內毒物的排泄,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持生活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5、豬血:
  豬血的血漿蛋白經胃酸和消化液分解後,能產生一種有潤腸作用和解毒作用的物質。這種物質可與粘附於胃腸壁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等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這些有毒有害物排出體外。

6、蓮藕:
  蓮藕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廢物快速排出,藉此淨化血液。蓮藕冷熱食用皆宜,將蓮藕榨打成汁,可加一點蜂蜜調味直接飲用,也可以小火加溫,加一點糖,趁溫熱時喝。
 疲倦嗎?獻給長期熬夜或失眠的朋友!
7、牛蒡:
  牛蒡可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並有調整腸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保有水分、軟化糞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做成牛蒡茶隨時飲用,長期服用。
 
8 、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9 、山藥:
  山藥可促進消化功能,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而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10 、蘆筍:
  蘆筍含多種營養素,所含的天門冬素與鉀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有利排毒。綠蘆筍的筍尖富含維生素A ,料理時可將尖端微露水面,能保存最多營養素滋味又好。
 
11 、醋:
  醋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可排出體內的酸性物質消除疲勞,還有利尿通便的效果。每天早晚用過餐後,各喝一次稀釋過的醋,有助健康。

12 、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鬆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
疲倦嗎?獻給長期熬夜或失眠的朋友! 
13 、鮮果汁和菜汁:
鮮果汁和菜汁進入人體可使血液呈鹼性,從而將積聚在細胞中的毒素溶解,然後排出體外。
溫馨提示:晚上11 時到淩晨3 時是美容時間,也就是人體的經脈運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黑斑、青春痘等問題。對於不習慣早睡的人來說,最遲也要在淩晨1 時的養肝時間進入熟睡期。同時,長期熬夜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

相關文章閱讀: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你試看看嗎?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102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隨著出生率逐漸下降,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最新數據顯示,台灣今年1月死亡人數已大於出生人數,人口呈現負成長現象。人口老化的過程中,年長者最常面臨的是嚴重牙周病或是老化後骨質流失,導致牙齒的自然脫落。但大量缺牙不僅會讓老年人無法開心進食,臉部也會因為缺牙產生凹陷,而深深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素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很難提早發現、病程又快,有8成以上的病患在驚覺有異求診時,多半已進入晚期而無法開刀,這是導致胰臟癌死亡率高的最關鍵因素。高危險族群提高警覺 有異狀及早就醫  高雄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肇謙表示,胰臟癌與一般癌症不同,「大部分癌症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一名77歲陳先生,因急於趕火車突然倒臥在善化火車站月台上,同在月台遠處的柳營奇美醫院護理師蕭嘉鳳及醫事放射師林宏吉、蔡家駿看見後,立即奔上前檢查,發現陳先生已無意識且摸不到脈搏,便立即施予心肺復甦術(CPR)及呼叫求助,並使用車站設置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第485例新冠病患,美國境外移入10多歲少年,居家檢疫期間雖然無症狀,但接受地方衛生局病毒檢驗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接獲訊息立即大震盪,指揮官陳時中要求衛福部政風單位調查,今(19)日陳時中特別解釋,只是想要瞭解地方政府有這樣舉動原因,由較公正單位調查原因。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