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疼痛如影隨形好不了? 醫師解析治療選擇

疼痛如影隨形好不了? 醫師解析治療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7歲的王先生因左胸、左肩劇烈疼痛已2個月,夜間尤勝,總要到日上三竿才能小睡片刻,但不久又會被痛醒,翻身、移動左手時更是痛徹心扉,進而由家人陪同前往醫院求診。其實王先生在就診半年前,因食道癌合併左頸、肩、肺等多處轉移,接受手術、化療及放療,雖每4小時口服30毫克嗎啡以控制疼痛,可惜效果不彰,並合併嚴重的噁心嘔吐,來診時更已有一週未解大便。

腦脊髓相關病症 治療選擇多元 

成大醫院疼痛科主任林中仁醫師表示,藥物治療腦脊髓相關病症,除了使用口服、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外,還有脊髓內輸注。其中,靜脈注射、肌肉注射需經過血液系統,口服則經過消化系統再血液系統,最終到達標的的藥物不多;而脊髓內輸注幫浦可直接將藥物打入脊髓腔,大多數藥物與標的受體結合,因此低劑量的藥物就有效果,全身性副作用也因此減少。

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 助疼痛控制、減少副作用

對於頑固性疼痛、頑固性肢體痙攣、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或腦脊髓癌症的疼痛,幾經藥物控制不了,可以考慮「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是一種新的選擇。

林中仁醫師說明,脊髓內輸注幫浦系統,由第三、四腰椎間隙放入導管,經由皮下連接位於腹部的幫浦,由體外的程控儀調整用法、用量;補充藥物時也不需麻醉,可以細針紮入幫浦儲藥槽,抽出舊藥物,注入新藥物即可完成。

脊髓內嗎啡需要量少 呼吸功能較自控式止痛優

林中仁醫師指出,脊髓內輸注比起口服或靜脈注射,只需低藥物濃度,就能有效緩解疼痛,而且有較低的頭暈、噁心、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以自控式止痛和脊髓內嗎啡為例,假設自控式止痛需要用1毫克的嗎啡,可維持1-3小時,脊髓內嗎啡則只需要0.01毫克,有效時間則可達12-24小時;比起口服用藥,脊髓內嗎啡甚至只需要用到1/300的藥物濃度,因此藥物引起的副作用會比較少。研究也指出,脊髓內嗎啡的疼痛治療比自控式止痛能有更好的呼吸功能。

【延伸閱讀】

混酒才容易醉?杜絕酒駕! 掌握酒精攝取量是關鍵

心肌梗塞裝支架可一勞永逸?  醫:「雙重抗血小板療法」防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toutiao) 在筆者的觀察實踐中,發現眉毛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甚至災禍。這在古人相學研究裡已有很多闡述,包括下文,但是筆者認為,眉毛絕對不能逆亂生長,一旦順眉 變逆眉,就將有不吉之事發生,甚至本人精神失常,做出自己都無法理喻的暴力行為對別人造成傷害。而逆亂之眉最突出的表現是自私自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4歲科技新貴,平時工作壓力大,常超時加班,飲食又不正常,長期也睡眠不足;日前進行婚前健康檢查,竟發現男性賀爾蒙低下。醫師診間觀察發現,不少竹科工作者,日夜顛倒、三餐不定時,都有小腹微凸、容易疲累及記憶減退的跡象,不僅提早邁入更年期,連帶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女性生理期前後,胸部經常「悶悶痛」,有些女性還可感覺到腫塊,甚至覺得腫塊脹大,而生理期後疼痛感減輕、腫塊變小,醫師表示,這就是「乳房纖維囊腫」在做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一般認為乳房纖維囊腫與動情素或黃體素的分泌不穩定有關,而中醫認為有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小甄的父母都是聾啞人士,從小缺乏與外界的互動,多數時候沉默寡言,但在「小學堂」中,小甄與其他孩子一同學習成長,不只是課業上有進步外,生活上也變得開朗許多,漸漸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藉由小學堂的志工姐姐說故事互動過程中,教育孩子的品格、陪伴孩子長大。 「小學堂」是由城邦文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