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疼痛如影隨形好不了? 醫師解析治療選擇

疼痛如影隨形好不了? 醫師解析治療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7歲的王先生因左胸、左肩劇烈疼痛已2個月,夜間尤勝,總要到日上三竿才能小睡片刻,但不久又會被痛醒,翻身、移動左手時更是痛徹心扉,進而由家人陪同前往醫院求診。其實王先生在就診半年前,因食道癌合併左頸、肩、肺等多處轉移,接受手術、化療及放療,雖每4小時口服30毫克嗎啡以控制疼痛,可惜效果不彰,並合併嚴重的噁心嘔吐,來診時更已有一週未解大便。

腦脊髓相關病症 治療選擇多元 

成大醫院疼痛科主任林中仁醫師表示,藥物治療腦脊髓相關病症,除了使用口服、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外,還有脊髓內輸注。其中,靜脈注射、肌肉注射需經過血液系統,口服則經過消化系統再血液系統,最終到達標的的藥物不多;而脊髓內輸注幫浦可直接將藥物打入脊髓腔,大多數藥物與標的受體結合,因此低劑量的藥物就有效果,全身性副作用也因此減少。

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 助疼痛控制、減少副作用

對於頑固性疼痛、頑固性肢體痙攣、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或腦脊髓癌症的疼痛,幾經藥物控制不了,可以考慮「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是一種新的選擇。

林中仁醫師說明,脊髓內輸注幫浦系統,由第三、四腰椎間隙放入導管,經由皮下連接位於腹部的幫浦,由體外的程控儀調整用法、用量;補充藥物時也不需麻醉,可以細針紮入幫浦儲藥槽,抽出舊藥物,注入新藥物即可完成。

脊髓內嗎啡需要量少 呼吸功能較自控式止痛優

林中仁醫師指出,脊髓內輸注比起口服或靜脈注射,只需低藥物濃度,就能有效緩解疼痛,而且有較低的頭暈、噁心、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以自控式止痛和脊髓內嗎啡為例,假設自控式止痛需要用1毫克的嗎啡,可維持1-3小時,脊髓內嗎啡則只需要0.01毫克,有效時間則可達12-24小時;比起口服用藥,脊髓內嗎啡甚至只需要用到1/300的藥物濃度,因此藥物引起的副作用會比較少。研究也指出,脊髓內嗎啡的疼痛治療比自控式止痛能有更好的呼吸功能。

【延伸閱讀】

混酒才容易醉?杜絕酒駕! 掌握酒精攝取量是關鍵

心肌梗塞裝支架可一勞永逸?  醫:「雙重抗血小板療法」防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隨著運動的風氣日盛,對現代人越來越樂於跑步,但你可能不知道,比起跑步,健走更為溫和安全,同樣也能達到瘦身的效果。只是走路人人都會,要怎麼走才能有效果呢?在《神奇健走力》一書中,提到健走其實是一種十分講究姿勢、速度和時間的運動,從健康層面而言,健走分為以舒心和愉悅情緒為主要目的,速度在每分鐘九十步以內...

閱讀詳情 »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煩惱:食量不大,運動量也不小,可是體重怎麼都減不下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知道身體在什麼時候開始燃燒脂肪,且是靠什麼運動燃燒脂肪!《神奇健走力》一書中強調,健走是一種比起跑步更為簡單實用的運動,不僅裝備簡單,只需要一雙舒適合腳的運動鞋就能執行,同時也不易受到運動傷害,無論年齡大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從統計數據發現,臺南市的青少年肥胖率遠高於全國,包括12到17歲、18到64歲等族群,肥胖比率都超過全國平均。臺南市100年至103年「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的資料顯示,40歲以上肥胖或過重比率為53.5%,代表40歲以上民眾,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是肥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若是問「誰最需要植牙?」答案一定是老人。但老人能不能植牙?答案常常就會變得不肯定。人出生時是沒牙齒的,半歲時就漸漸長出乳牙,在10歲之前,都是用這副乳牙來過日子。10歲之後漸漸汰換為恆牙,而這一副牙,卻要用到你人生中的最後一天,才能功成身退。一名年約90歲的李老太太,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