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主法將上路! 特定5類病人適用

病主法將上路! 特定5類病人適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台灣器官捐贈人數和等待人數相差甚遠,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數據顯示,目前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有9767人,但今年度只有190位捐贈者完成501例器官移植。為尊重末期病人的醫療意願,多年來衛生福利部結合民間團體持續宣導安寧緩和醫療理念,鼓勵民眾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並註記在健保IC卡上,醫師對於無法治癒的末期病人,在尊重其意願的情形下,不施予心肺復甦術及無效的維生治療,以減輕病人的痛苦。

符合5臨床條件 可預約自己的善終

而明年1月6日將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即是讓民眾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提前預立自己的醫療決定。舉凡是20歲以上有完全行為能力者,或是20歲以下但已婚者,本人、至少一位二等親,及未來可代替本人表達意願的「醫療委任代理人」,一起參與各醫院開設之「預立醫療諮商門診」,與醫療團隊深入討論後,事先立下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日後若發生「五項特定臨床條件」: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或經公告重症疾病時,經醫療團隊確診及確認意願後,可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醫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食,如鼻胃管灌食。

自己生命自己決定 親屬參與了善終心願

台北慈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總幹事、放射腫瘤科常佑康醫師說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和病人自主權利法都是強調特定病人有拒絕醫療的權利,但病人自主權利法擴大適用的疾病範圍,及增加拒絕醫療的選項,不僅限於癌症或器官衰竭的末期病人。希望尊重病人的醫療自主權,確保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依病人的意願選擇治療或善終。

常佑康醫師強調,不論是器官捐贈、安寧療護還是「預立醫療決定」,家屬的參與都非常重要,一定要提早共同討論和諮商,了解病人對生死大事的價值觀與偏好,才不會面臨生死關頭時難以抉擇,或無法善終的遺憾。

預立醫療決定減少痛苦 器官捐贈可遺愛人間

為提升民眾對於器官捐贈、安寧療護以及預立醫療自主的認知,台北慈濟醫院特別舉辦為期一週的宣導活動。台北慈院張耀仁副院長於宣導活動中致詞表示,每個人都會面臨生死,比起痛苦的離開人世,如今民眾有新的選擇,透過病人自主權利法,可以事先和家人共同討論,向醫療團隊諮商,預立醫療決定減少痛苦,也可以將器官捐贈一併納入考慮,遺愛人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月15日各級學校即將開學,但武漢肺炎(COVID-19)在台灣以外,疫情沒有降溫跡象,學校經常又是群聚感染場域。因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聯合教育部,發放防疫備用口罩645萬片、額溫槍2.5萬支、酒精8.4萬公升,到各級學校。另外,為紓解藥局購買口罩的排隊人潮,2月16...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整理報導】目前全世界衛生焦點,都在如何治療武漢肺炎,希望能找到特效藥治療患者;但換另一個角度思考,如果可以穩定免疫力,不讓微生物任意侵擾身體,才是現在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中醫師鄭愛蓮提醒,維持正常作息飲食與規律運動,適量使用補氣藥材,罹患傳染病的風險就可以降低。 &nbs...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月15日各級學校即將開學,但武漢肺炎(COVID-19)在台灣以外,疫情沒有降溫跡象,學校經常又是群聚感染場域。因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聯合教育部,發放防疫備用口罩645萬片、額溫槍2.5萬支、酒精8.4萬公升,到各級學校。另外,為抒解藥局購買口罩的排隊人潮,2月1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柑橘類水果一身都是寶,過年時吃剛剛好。」柑橘類的水果在國人眼裡非常喜氣,因為營養價值高,能為人們帶來健康;而柑橘類的桶柑,12月底盛產,剛好由青轉紅橙可以吃,趕上舊曆年節氣,因此,給人一種很幸運的感覺,被封為「年柑」是當之無愧。營養師劉純君說,桶柑高纖低熱量,在飯局後腸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