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人安全週 民眾熱情響應

病人安全週 民眾熱情響應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雖然台灣時常傳出醫病糾紛,但暖心的醫病關係也經常發生!2002年美國病人安全基金會(NPSF)主導發起病人安全週活動(PSAW)。為建立民眾正確的觀念,衛生福利部也自2004年起委託醫策會,標竿美國的病人安全週,於每年10月第三週訂為我國的病人安全週,舉辦至今將邁入第13年。

醫病溝通好重要  建立安全夥伴關係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指出,近年來民眾參與成為相當受到重視的病人安全議題之ㄧ,同時也是106年病人安全周活動響應主題。因此,2017年病人安全週宣導主軸為「醫病溝通」,期望鼓勵民眾多與醫師、護理師、藥師等專業人員討論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同時鼓勵醫護人員主動與病人討論最適當及最符合病人需求的治療選擇方案,讓病人與醫療人員搭起良好的溝通橋樑,建立病人安全的夥伴關係。

病安三觀念  助提升自我健康參與

林瑞模表示,2017年病安週主要宣導民眾「響應」、「回應」及「反應」三種觀念。

1、響應:響應病人安全活動。

2、回應:回應醫護人員問題。

3、反應:主動反應自己或家人的特殊健康狀況、任何關於檢查、治療或用藥的疑問。

林瑞模提醒,病人安全週期間將舉辦門診衛教講座、院內演講,主題包含「病人權益」、「醫病共享決策」等一系列活動。林瑞模鼓勵,病人、家屬、民眾及所有醫療同仁參與,藉由活動提升民眾對於自我健康參與及決策的正確觀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腦性麻痺(又稱幼兒腦缺氧)是孩童中最常見的運動和認知失調的疾病,平均每1,000位新生兒中約有2.1位罹患這種疾病,為幼兒早期呈現的永久性運動障礙。症狀因受傷程度而異,常見的運動性傷害包括肌無力、動作協調性差、肌肉僵直、吞嚥和說話困難,以及顫抖等。病人同時也可能會有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彰化報導】40歲男子的黃威軒,參加「運動i臺灣計畫—彰化縣慢速壘球社區聯誼賽縣級總決賽」,在休息區觀賽時突然失去意識、停止呼吸心跳,所幸在現場教練的CPR及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醫護支援團隊使用AED電擊接力搶救下,終於恢復意識,後送醫院檢查治療,醫院為黃男裝上心臟去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腰椎退化是老化必然的結果,該怎麼辦?樂生療養院骨科李元甫醫師指出,現代人往往會需要久坐或低頭,姿勢維持太久,都會造成脊椎周邊肌肉的緊繃跟失能,因此從年輕開始注重核心肌群的訓練,是抗老化關鍵有效的一步,若隨著老化出現的不適及症狀,可適時求助脊椎專科醫師,就可以養生的態度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正值秋冬換季,北部不斷大雨特報氣溫低,中南部卻是有陽光的涼爽天氣,加上最近因北方鋒面與海面颱風影響,全台各區氣候變化都相當劇烈,忽冷忽熱的季節很容易誘發酒糟性皮膚炎,或稱玫瑰斑,讓臉上出現潮紅、面皰、血管擴張皮膚不整等症狀。而想要改善,除了減少臉部皮膚刺激降低發生率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