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人安全週 民眾熱情響應

病人安全週 民眾熱情響應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雖然台灣時常傳出醫病糾紛,但暖心的醫病關係也經常發生!2002年美國病人安全基金會(NPSF)主導發起病人安全週活動(PSAW)。為建立民眾正確的觀念,衛生福利部也自2004年起委託醫策會,標竿美國的病人安全週,於每年10月第三週訂為我國的病人安全週,舉辦至今將邁入第13年。

醫病溝通好重要  建立安全夥伴關係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指出,近年來民眾參與成為相當受到重視的病人安全議題之ㄧ,同時也是106年病人安全周活動響應主題。因此,2017年病人安全週宣導主軸為「醫病溝通」,期望鼓勵民眾多與醫師、護理師、藥師等專業人員討論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同時鼓勵醫護人員主動與病人討論最適當及最符合病人需求的治療選擇方案,讓病人與醫療人員搭起良好的溝通橋樑,建立病人安全的夥伴關係。

病安三觀念  助提升自我健康參與

林瑞模表示,2017年病安週主要宣導民眾「響應」、「回應」及「反應」三種觀念。

1、響應:響應病人安全活動。

2、回應:回應醫護人員問題。

3、反應:主動反應自己或家人的特殊健康狀況、任何關於檢查、治療或用藥的疑問。

林瑞模提醒,病人安全週期間將舉辦門診衛教講座、院內演講,主題包含「病人權益」、「醫病共享決策」等一系列活動。林瑞模鼓勵,病人、家屬、民眾及所有醫療同仁參與,藉由活動提升民眾對於自我健康參與及決策的正確觀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56歲的復健師,不幸已卵巢癌第四期,腫瘤擴散到全身各處,癌指數CA125破萬。考量卵巢癌治療後反覆復發的特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副院長曾志仁醫師先開刀清除腫瘤,再施以化療合併「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做一線治療,第三次化療後癌細胞就消失無蹤,六次後回歸正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攝護腺癌風險有別 存活率也不一樣很多男性上了年紀攝護腺出狀況,通常是良性攝護腺肥大,或是無傷大雅的低風險攝護腺癌。小心!如果罹患高風險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平均存活率不超過5年,必須及早治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蔡曜州主任表示,低風險攝護腺癌患者病程都相當穩定,死亡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愛滋友善醫療系統千里送藥!受疫情影響,滯留國外愛滋感染者難每3個月回診領藥。對此露德協會秘書主任藍元亨表示,在疾管署同意下,民間團體合作幫助患者,持處方箋的正本領藥,並依合法途徑寄送海外給患者。桃園醫院醫務秘書教研部鄭舒倖主任指出,臨床證據已確立「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96歲的阿嬤,平時身體不錯,還能自己四處走動,不久前突然感覺嚴重腰背痠痛,無法站立及行走,前來萬芳醫院就診,經過X光檢查發現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馬上住院做MRI核磁共振,診斷為骨質疏鬆引起壓迫性骨折,立即施以椎體成形手術,傷口0.2公分,隔天就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